梁挺福:教育部双一流刚启动 高校挖人大战正酣

首页 > 

高考

 > 梁挺福:教育部双一流...

梁挺福:教育部双一流刚启动 高校挖人大战正酣

2017年的1月25日“双一流”实施办法公布,“双一流”名单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公布。就在这万众“瞩目”双一流名单的时刻,在高校圈却是“暗涛汹涌”,一场场挖人大战已经上演多时。

近日多所大学在其官方渠道晒出“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宣传校内学者入选情况。而这份直接反映中国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榜单恐怕会再次引发高校之间新一轮的“精准挖人”大战。“一池春水”已被一次次的抢人大战搅动地混沌不堪,背后的直接动力便在于“双一流”建设。今天我们就来八卦一下这其中的前因后果。

一、前因

关于如何遴选一流高校与学科,教育部在双一流实施办法中如实说:

根据三部委的“实施办法”,将由专家委员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学科水平等情况,论证确定认定标准。

对于高校而言,名单未公布,如坐针毡。

教育部没有明确具体标准,引得高校竞相猜测:纷纷想办法留住学科带头人,或者去挖个学科带头人回来。就这样史无前例地挖人大战开始了,尤其以东部地区高校挖中西部高校人才的现象最为严重,也催生出了“职业跳槽教授”。

最早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孔雀东南飞,中西部高校的有实力教师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此后,这种流动一直存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经济及其他优势,不断挖人。一些原本整体实力雄厚的高校,被抢得伤筋动骨。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

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这类问题再次突出。推动力不仅在高校,也在地方政府,很多省市列出了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配套大量扶持资金,高校为了确保能当“一流”,到处“挖”人。

二、后果

抢人大战的后果不仅仅造成了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也往往两败俱伤。

从目前“土豪”高校挖人的逻辑看,大多是挖过去并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对于被挖人才而言,跳槽后如何适应?会不会“水土不服”?新环境能不能保障将科研进行下去?到达契约规定的时间后要不要再跳槽?这些问题不仅仅困扰着被挖的人才,也困扰着挖人的高校。

实践中就出现了被挖人才到达新环境之后,发现新的环境的科研团队、资源平台都难以支撑自己的研究,而面临跳槽之后的尴尬

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重点名校还是普通院校,在主动或者被动卷入高校间激烈的“挖人大战”之时,也面临着诸多恐慌:辛辛苦苦花重金培养起的人才会不会跳槽或者被挖走?重金挖来的人才会不会在期满走人?

当然,挖人大战最后“砸掉”的是国家的经费,而科研却并没有进展。不论是你挖我,还是我挖你,都扔进了不菲的年薪、安家费、科研经费。“建设‘双一流’的初衷是让优质的人才在优质的学科汇集,集中力量攻坚高精尖领域。这需要整体环境支撑,需要有好的研究团队、学科基础等,不是砸钱就可以的。学术尖子都被‘土豪’砸晕了,谁来建设‘双一流’?”

双一流遴选标准的模糊不定导致了高校的“不安全感”,我们期待有更好更严格的遴选标准,更为规范的人才流动机制,这样才不背离双一流建设的初衷,对于我们未来的高三选择的高校与专业选择才是最为公道的一把标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