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变单身重灾区 北京千余大学生扎堆单身派对速配

首页 > 

考研

 > 名校变单身重灾区 北...

名校变单身重灾区 北京千余大学生扎堆单身派对速配

焦点

大学生相亲初衷不一 部分人害怕被“剩”主动出击

北青报记者采访现场的大学生发现,选择在校谈恋爱缘由五花八门,来参加相亲的初衷也不尽相同。有人觉得,大学里谈恋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同学觉得大学生活很无聊,需要有人来“陪”,当然还有的担心自己“被剩”,想在大学找好心仪的对象。

“不想成为剩女、齐天大剩、大龄女青年,上研究生再不主动一些,会不会危机就要来呢?”一位戴眼镜的姑娘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坦言自己从外地考到北京读研,过了25岁后,之前从不担心恋爱问题的父母也开始变得唠叨,从去年她开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也开始参加学校学生会的联谊,报名网络的合约情侣。“一直觉得沦落到家长安排相亲,是一件特别惨的事。还有,真的不想过年回家被父母催婚了!”

合约情侣、剩女这些充斥在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名词,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校园恋爱的发展模式。北青报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出于种种考虑,也转变了过去保守的思想,鼓励孩子在校园恋爱,甚至主动给“恋爱费”。不过,这种“门当户对”的速配相亲方式,也令前来参加活动的人有些不适,一位同学说, “虽然相亲高效、方便,但我总觉得它太功利了,其实就是标签的对等化,你什么条件我什么条件,双方把需求一说,成就成。”

名校变单身重灾区 女生相亲比例高出两成

“这是第五次举办千人单身联谊活动,今天的活动超过1000人了,年龄从1987年到1999年的都有。”高校单身男女联谊的火爆程度不仅在于此,该平台数据显示,79%的活动嘉宾是985、211高校学生,清华人数最多,数理专业最有人气,名校似乎已沦为单身重灾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次的活动女生比男生多出两成,北京地区的高校中,男女比例失调的报名者通常更积极。“相亲未必受师长的认可。比如我所在海淀区学院路的某财经类大学,学校和社团就不是配合。有的老师觉得我们这种方式不入流。”一位1990年生的男同学向北青报记者坦言。面对质疑,同为90后的时艳强坦言,“33%的大学生受限于自己狭小的社交圈子,难以遇见合适的另一半。我们只不过提供这个平台来帮大家。”

沿革

从当年禁令到如今默许

校园版“非诚勿扰”、“合约情侣”日趋火爆的背后,是中国高校在大学生恋爱交友方面的管理政策日趋宽松。上世纪80年代,所有高校都严禁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甚至把“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的校规写进了学生守则。从明令禁止到默许,再到如今的怕“被剩”而主动出击,大学校园的恋爱观折射出社会婚恋观念的变迁。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至今还记得1987年前后,他所在的学校为防止学生在校园谈恋爱,专门设立了恋爱纠察队的往事。“春夏之际,我们晚上放学后,纠察队就在学校比较隐蔽的地方巡逻,发现情侣就会用手电筒的光照他们,提醒他们尽快回寝室。如果还是没有离开,就会上前批评。”而纠察队队员主要是学校保卫处的保安巡逻队员,也有部分是学生会和团委干部。

不过,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大学对于学生恋爱的态度开始转变。到2005年,我国不再限制在校大学生结婚,大学对于学生恋爱甚至结婚,逐渐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默许态度。“管理的放开也适应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现实生活的情感变迁。社交频率和社交媒介的发达,让人们也渴望通过实体交往来挽救日益疏远的人际关系,通过交往,收获友谊或爱情,我个人是支持的。”梅志罡分析道。

海淀区一知名大学的高校辅导员高珊(化名)受访时也表示,大学生自主交友恋爱,这是时代的进步。他说,大学生交友恋爱甚至结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学校不应多加干涉。(文/记者刘旭 摄影/记者 魏彤)

声音

“剩女”社会焦虑或致相亲低龄化

在日常的青年交往研究课题中,梅志罡还发现,如今的大学生交友相亲呈低龄化趋势,这种现象源自“剩女”社会焦虑的传导。“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三大二的学生也对没有谈恋爱一事很焦虑。大学不谈,以后成剩女就惨了。这其实是我们社会传导给他们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来自于社会和大众对剩男剩女的标签化的片面理解,大家有危机感。”

对于大学生集体联谊的线上线下活动,很多商家也借机捆绑做生意的现象,梅志罡表示,无论商业活动是如何参与,依然要倡导一种健康良性的婚恋观念。流行元素被年轻人更轻易接纳,但大学恋人仍应以志同道合为基础,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生活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