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书记:工程人才培养要避免“一头热”

首页 > 

高教

 > 江苏大学书记:工程人...

江苏大学书记:工程人才培养要避免“一头热”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要实现传统制造业的现代转型,工程人才培养是关键。不断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需要政策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协同发力,构建起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培养的耦合机制。

我国现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3;工程专业类在校生超过300万人,占全国本科总数的1/3;毕业生超过100万人,占全国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3。工程人才数量庞大,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关系到国家自主创新和民族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高校积极响应。然而,责职不明、缺乏激励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协同培养的政策机制等因素,导致了政府推动不力、企业积极性不高、高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大学生在企业的工程实践也流于形式和认知实践,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据《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统计,自2014年至2016年用人单位连续三年反映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的首要因素都是实践创新能力不够。

针对这种现状,建议加快推进高校创新创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在高校普遍设置创新创业类专业,加强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更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

政府要充分发挥设计各种运行机制并监督其执行的职能,激励和约束企业参与协同育人。比如将企业参与工程类学生培养列入高新企业认定的必备条件;对参与协同育人的企业,按照育人规模和质量,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融资政策支持。同时,对符合工程实践教育要求的师资人才,从放宽学历、编制互融、待遇奖励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吸引优秀企业高管、政府高参以及能工巧匠到高校任教。

通过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面向国家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以大型国企为主要对象,集中遴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人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点,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领头羊作用。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建设,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真枪实练”,不断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