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此次报考人数首次破200万。陈瑞就是这200多万分之一,在她看来,考研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本科学历不值钱了,必须得继续深造。”一项调查显示,来自300多所高校850人的被调查群体中,76.71%的受访者表示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或打算考研。
如果说高考是许多人不可绕行的“独木桥”,考研则是毕业生多元化、个性化选择中的一种。 “考研族膨胀”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大学毕业生出路的同质化和单一化。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建构了一个复杂的等级系统,为了在学历金字塔上“更上一层楼”,许多大学生趋之若鹜地参与到考研行列之中。
考研作为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不仅可以让考生们实现地理上的迁徙,还可以提升文化资本,让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婚恋市场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许多第一学历不够理想的大学生,渴望通过考研来改变“出身”;即使本科就读于211、985高校,依然有不少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来增加学历“含金量”。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学历歧视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为了应对学历歧视,一些人身不由己地参与考研。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一些岗位学历要求的“水涨船高”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只不过,一些并不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岗位,也人为地抬高了门槛。这些岗位往往是求职者渴求的“好工作”,很多毕业生挤破脑袋都想进去;为了优质就业,求职者不得不去给学历“镀金”。
这是一种尴尬的现实,这也是一种纠结的处境。“考研族膨胀”、研究生人生逐渐攀升,师资建设和教学却又“慢了一拍”,导致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和学历含金量的降低。于是,“第一学历”的含金量又逐渐提升,那些渴望通过考研来改变“出身”的人们依然会遭遇形形色色的学历歧视。
在招聘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求职者进行精准、全面的评估,学历的符号价值就凸显出来。可是,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那些拥有光鲜的学历的年轻人,并不见得契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只有用人单位扭转“学历情结”,“考研族膨胀”才会得到“降温”。
澳大利亚的大学为毕业生颁发两个证书,一个是学位证书,一个是能力证书。毕业生拿到两个证书去就业,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能力证书,因为能力证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一种过程性评价,学位证书更多的是一种结论性评价。学位证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应试能力的体现,能力证书更多的是一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体现。只有改变“唯学历论”的价值认同,跟风、从众考研的人数才会降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