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设中国文化导论课10余年 学生“对话”先哲

首页 > 

地方

 > 上海

 > 华理设中国文化导论课...

华理设中国文化导论课10余年 学生“对话”先哲

华理开设中国文化导论课10余年 学生“对话”先哲

从2001年将《中国文化导论》列为公共必修课,到现在为止,华东理工大学已有4万余名学生在课堂上与孔孟老庄“对话”。传统文化与外语、计算机、体育、政治理论并列,被视为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并通过考试,在这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华东理工大学引领莘莘学子回溯文化传统,从古代圣哲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向前、至善的力量,这体现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传统,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见识和教学技巧。

后成“家”,先成“人”

这些年来,不时会传来诸如某某高校将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之类的新闻,但在华东理工这所理工特色高校里,“中国文化导论”课程已开设10余年,并且越做越大,形成了以必修课为轴线构建的“文化系列”公选课,教学大纲、教材一再修订。

翻开“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材,首先是一整页遒劲、隽秀的钢笔字,这是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教授手书的序言:“没有知识的传授,就谈不上精神的传授……知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和老化,然而其所蕴含着的先哲们的伟大精神和深邃智慧,诸如独特的观察视角、分析途径、解决方法,放置于今日仍然光彩照人,仍在很大程度上、至少部分地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实践……祝愿各位大学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实现在精神上与先哲们的对话,从而成为懂‘物理’、辨‘事理’、明‘人理’的青年才俊,后成‘家’,先成‘人’。”其实,这位在绿色农药研究领域成果卓著的科学家也是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者——他于2012年出版了自己的哲学、教育学文集《改变思维》。

“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开设集中体现了华东理工大学注重科学与人文一体两翼齐飞的教育理念。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新建了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在拓展学科的同时,调整了教学目标及课程设置,提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强调大学生不仅要懂“物理”,还要明“事理”。学校推出文化艺术课程系统,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4年的学习中完成6门选修课(180学时),并将美学列为公共必修课(36学时),将其定位为“大德育中的美学”,要求通过美学基本原理和审美方法的普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使青年学生明辨美丑、积极向上。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大学生的志趣、追求日趋世俗化,眼下的学费、将来的工作,抵御游戏及娱乐文化的诱惑,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区域和阶层的差距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相对而言,贝多芬和梁祝似乎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他们更迫切追求的是寻求立身处世、面对现实之道。由于人文公共课承担着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任务,根据时代的变化,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将美学改为选修课,“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成为公共必修课。

自开设以来的10余年中,学校将“中国文化导论”作为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该课程的教学团队推出了“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戏曲概论”等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系列开始构建。2011年,《中国文化导论》教材修订本出版,被其他一些高校选作教材,并获评为上海高校优秀教材。2012年,上海市教改项目“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华东理工的新探索”通过验收。至此,一个以“中国文化导论”公共必修课为轴心、由20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基本建成。按照学校培养方案,该校的每个学生必须修满该系列课程的2.5个学分,即必修课1学分(“中国文化导论”)+公选课1.5学分(20门公选课中任选一门)。其间,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也被社会媒体报道。

“大学实行通识教育,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课程,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将人文通识课聚焦传统文化,期望走出一条适合华理情况、具有华理特色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之路。因为学科、师资等资源的限制,我们或许不能以人文学科大学者的学识、睿智和风度震撼、感化学生,那么,我们就将传统文化的意蕴、魅力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回溯中拓展胸怀,增加文化底蕴,成人、成才。”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乐清华教授就学校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模块的初衷进行了阐释。

与先哲的对话

钱旭红一再强调“思维训练、精神培养、能力提升为教育的核心”。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的校训添加了“励志明德”四个字,力图发扬光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古老的大学精神。

为了以孔孟老庄来引导大学生励志明德,“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出:“通过与先哲们的对话,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处世做人的准则、智慧,进而体察、领会华夏民族面向自然和社会的态度、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成为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如何让所有不同专业、不同水准的学生都有兴趣学习中国文化呢?该课程的责任教授陈荣杰副教授道出了“门道”:贴近大学生的现实体验、人生追求,契合年轻人“成人”的精神发育过程。

立足与先哲对话这一点,“中国文化导论”的课程教学左右逢源。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意义,是一个至今仍然争执不已的大题目,但定位于“对话”,就超越了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的分歧,使其立于了不败之地。也正是坚持“对话”的原则,传统文化激起了当代学子的热烈回应。青年学生立足现实审视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思想资料,继承精神财富。儒家、道家和佛家,立论的起点及理论构架多有不同,但最终都归结为人生意义的追问、人生境界的提升。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最迫切、最有价值的,也是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引导。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文化。海内外同类教材多采取“分析”方式,或以“史”的体例,按历史线索编排,或以“论”的体例,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哲学道德诸方面论述。与之相比,“中国文化导论”的教材将传统文化概括为儒、道、墨、法家与兵家及佛教、道教几个方面,直观地突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意蕴,又尽可能保持其原生状态。它采取“综合”的方式,从儒家、道家等千百年来支配着人们思考、判断的观念体系入手,追溯先哲的道德、智慧,再描述其在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教材叙述强调还原事实、博采众说,在命题选择和陈述中表露态度和评价,不仅节省了篇幅,更为教师的发挥、学生的思考留出了广阔的空间。

“假设寝室中两位同学为打水之类的琐事而争吵,假设你的一个同学羡慕别人穿名牌、进高档餐厅……你去劝解、开导,用儒家思想怎样讲?用道家思想怎样讲?”“假设你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要调动下属员工的积极性,你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得到什么教益,道家思想又可以给你什么启发?”“焦裕禄称自己为孤寡老人的儿子,这反映了他忠于人民、忠于职责的高尚情操,请你立足我们的文化传统向外国朋友解释这个问题。”这样的一个个题目,都是“中国文化导论”课上所讨论的问题。

在2004级化学工程003班的学习报告里,朱叶同学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就我来讲,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老子的‘少私寡欲’主张。为了生存,人的欲望总是需要的,但如何对待欲望,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我认为非常合理。没有欲望,没有追求,也不利于我们进步,但太强的欲望可能使我们身败名裂。比名牌、比手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追求物质享受会使我们目盲、耳聋,忘记自己的责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告诫儿子‘静以养身,俭以养德’,我们大学生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崇俭’的思想。我一直将‘节俭’看作老太太过日子的技巧,现在,从老子那里我体会到,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是追求物质生活还是追求精神性的满足的问题。”

张娴玲同学写道:“我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父母特别烦,觉得他们罗嗦、多事。有次天冷了,妈妈老远到学校给我送衣服,我又不是小孩,觉得挺没有面子的,把衣服一扔就去自修了。读了孔子他们关于‘孝’、‘爱’的论述,我终于感觉到了父母给我的那份沉甸甸的温情,我突然发现我生活在一个非常温馨的世界,父母、同学、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

由“兴奋点”到“共振场”

要让学生对两千年前的古代先哲产生兴趣,进而展开思想上的交流,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出发,由其“兴奋点”找到“共振场”。

2008年,春运因大雪封路而令举国牵挂,这一年的“中国文化导论”考试的大题目就是:“每逢春节,就有欢腾、忙碌甚至混乱的春运。有人困惑为什么一定要回家,有人想出了解决春运难题的方法,等等。现在请你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卷上还附了几则资料,如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认为“恰恰是中国目前‘只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不准许人口自由迁徙’的做法,导致了每年春运火车站内万头攒动的‘盛景’”,认为解决春运问题的方法是“允许农民工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定居”。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回家的路千难万难,哭过、叫过,一进家门喊一声“妈妈”,所有的委屈、苦恼全灰飞烟灭,对父母的爱及责任感是中国人存在的根基,现在想来,不是自己幼稚、懦弱。有的同学从文化差异分析外国媒体的误解——回家过年是中国重亲情,西方人不理解,就像我们不能理解他们为了一个女子舍命相搏。还有上海的同学言及,看到寝室里的同学兴冲冲地回家过年,我不以为然,在“中国文化导论”课上接触了儒家的“孝”、农耕社会的“家天下”后,我多少明白了。

2011年考试的大题目是“道家的无为思想的现实价值——谈谈无为思想在当今的管理、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意义”,附加3则材料,其一是河南灵宝投资2588万建造28米高的老子像,其二是学校门口家长端水送饭侍候小皇帝的漫画,其三是我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不干预导弹营长的指挥(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有此情节)。

2012年的题目则是“孝在现代社会——请你谈谈我们今天还要讲孝道吗?我们今天该怎样讲孝道?”,附加两则材料,其一是“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其二是公务员辱骂和殴打父母的案例。

2013年的题目则是“谈谈忠恕之道——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传统社会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法则,它有没有现代价值?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不同的意见、需要以及利益、信仰如何相处?”,附加两则材料,其一是阿育王的宽大慈悲,其二是某教授因一老人表示不同意见而拳脚相加。

此外,“中国文化导论”课上也有这样的题目:讨论会上,有同学认为中国要崛起须先富国强兵,举全国之力发展工业和科技,尤其是国防工业,比如多造航空母舰……这时,你站起来以商鞅为题作了发言。请以法家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实践为鉴,评述该同学的观点。

饱含古代先哲智慧又贴近现代学子心声的话题,让“中国文化导论”课堂上思想激荡、激情飞扬,也让学生爱上了这门课。该门课程在学校的公共课评教中一直名列前茅,例如今年26个教学班评教分数平均高达94.4分。

“就当下而言,励志明德即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为大学生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发掘了新的资源。”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哲学教授杜仕菊还介绍说,由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将人文教育中心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两个教学单位贯通,人文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则充分利用传统文化。

“高校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培养一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和精神养料。引导青年学生构建人生观的时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教授对大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进行了这样的阐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