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
培养独具特色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面对创建“双一流”的责任与使命,我国各高校将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看来,如今,高校承载的使命越来越艰巨,高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校应时刻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一所以外语特色见长的大学来说,该坚持怎样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近日记者专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
记者:在您看来,当前高校综合改革面临怎样的挑战,对于北外这所以外语和国际化见长的高校来说,又该秉持怎样的发展理念?
彭龙:当前,世界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提出,都为以外语和国际化为特色的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外语教育发展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的时代课题。
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正在谋划建设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和世界一流外语学科。总体思路是:坚持“外、特、精”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外国语大学为办学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研究和传播中外优秀文化、探索新知、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为办学宗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致力于成为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国家全球战略的智库,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基地。
记者:据我了解,到2020年,北外将开设100多种外国语课程并开展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研究,覆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战略性地储备国家急需语种人才。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做出这样的战略规划?
彭龙: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既有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也有突出主干学科和强势学科的特色型的大学。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还是文化的传承创新,都需要把特色作为学校的强大基因,深深植入学校发展内涵中去。对于北外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国际化内涵,培养出独具特色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一带一路”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但是在对外交往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学做得还远远不够。具体来说,我们的语种尚未完全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国家,在国际交往过程中,用对象国的本土语言来沟通,还是用英语来沟通,其效果完全不同。因此,为服务国家提升外语能力的需要,学校决定完善非通用语种布局,有计划地增设关键性非通用语种,实现战略性、关键性语种的全覆盖。学校计划到2020年开齐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使语种数量和覆盖面达到发达国家知名大学同类水平。同时,我们发现,人才的复合性程度还不够高,一流的国际化人才,一定是具有民族文化定力的人才,要能在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当下,坚定不移地守护和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一定是具有全球化思维的人才,能够从全球视野出发,认识和思考国家和区域问题。一定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多种语言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从情感、认知和行为等不同层面实现语言和文化的深度沟通,这就需要高校对人才的复合性培养。对此,我们尝试通过高品质的通识教育弥合专业教育中缺失和弱化的能力培养,通过通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深度与厚度,培养知识、能力、思维饱满的国际化人才。积极探索通识教育改革,构建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新划分课程模块,建设新生研讨课程、写作型课程,引入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记者:在您看来,改革需要怎样的土壤?
彭龙:优化学科结构,说来不难,实践不易。需要丰富的学科点作为支撑,需要足够的师资作为支撑。但是目前,北外的一类学科点还不多,博士点的申请也十分不易。对于我们来说,除了传统的语言优势学科,还需要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方面的学科配置,需要吸引经济、管理、传播等方方面面的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努力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同时希望学校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自主设置与上述综合学科对应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实现教学方向从语言交际功能向文化功能的拓展,更好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国家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