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带着思政协同创新

首页 > 

高教

 > 访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

访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带着思政协同创新

带着思政协同创新

——访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郑登文

2016年5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牵头的1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北京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一环,这些中心被寄予了要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高地、人才基地和高端智库的厚望。

如今半年有余,协同中心建设成效如何?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入推进是否起到了提供养料的作用?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郑登文。

记者:为什么要大手笔成立这11个协同创新中心?

郑登文: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富有引领性、创新性的重要举措,包括在北大、清华等校建立1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按时任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同志的说法,北京知名高校云集,社会影响大,肩负的责任也大,既要着眼于学校的理论教学与研究,也必须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全局中发挥应有作用;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凝聚高水平的学科、专家资源,在经费使用、工作机制上给予比较大的政策空间,着力打造一流的理论研究高地、决策咨询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这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什么样的支撑作用?

郑登文:一是理论支撑。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学科特色,围绕重大主题,开展合作研究,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学术支持,比如清华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关于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研究,其成果都直接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推动了重大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人才支撑。协同创新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访学、交流、研讨的平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资源支撑。协同创新中心以各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核心,统筹校内外相关学科、专家资源,实现了多学科、跨学校的资源整合,学术资源、理论成果、教学资源、教师培养等都在中心间实现了共建共享。

记者:与其他地区深化高校思政工作的举措相比,此举有何亮点?

郑登文:我们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关键词:一是高端。11所牵头高校,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影响力,经过一定周期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协同。在校内,要与相关学科专业、单位部门协同;在校外,要与相关高校、党校、研究机关、科研单位协同,目前参与的高校、科研机构等达50余家,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家图书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央单位和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科院等市属单位,特别是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每家协同中心还协同了天津、河北的一所高校。三是创新。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与市财政局、人社局沟通协商,制定了《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在中心的经费使用、考核管理方面探索实行了一些新机制、新模式,比如每个中心每年资助专项经费400—500万元,连续资助5年,经费使用实行过程考核和绩效管理,在研究人员劳务管理上也实行了新政策。这些举措减少了中心的事务负担,激发了工作活力。

记者:协同创新中心具体是怎么选拔、运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郑登文: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评审工作,我们既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工作基础,也考虑到学校的学科专业和工作要求。目前牵头的11所高校,除了清华、北工大,都是以人文社科为特色的高校,在理论创新、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心筹建、运行过程中,都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机制。目前看,通过中心这个平台,统筹了资源、凝聚了队伍、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地位、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理论与实践成果,在高校及社会层面产生了积极反响。我们相信,经过几年支持和建设,中心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

记者: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登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结合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加强中心工作的督查指导,保证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统筹中心专家力量,加强对重点问题的研究攻关;加强与《》等高端理论阵地的合作,共同为国家理论建设作出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