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重点:第五章第一节

首页 > 

考研

 > 2017年考研政治冲...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重点:第五章第一节

一、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是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1)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和两个因素。

(2)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凝结在商品中,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

②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而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6)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2)商品的交换是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的商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和。

(3)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它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决定;

②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价值规律;

②价值规律;

③价值规律。

(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生产者积累大量的财富,另一部分可能亏损;

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只有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因为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①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

②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③生产者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的物物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4)商品世界拜物教性质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认识商品、价值、货币的实质。

(5)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