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古城改造、果蔬安全,城市难题就是教学科研主题
北京联大应用型办学主打“城市牌”
中国教育报讯近日,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与北京市朝阳区科委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项目“中高压压力仪表定点自动调试系统”进入成果演示应用阶段。“由人工检测改进为自动检测,为北京市支柱产业智能制造业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了自动化装备水平。”电气与控制工程系主任李媛说。
无独有偶。信息学院农产品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与北京市菜篮子集团大数据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研发立足北京农产品供应链的大数据应用系统,未来将及时发布菜价晴雨表,为市民和蔬果供应商提供信息支撑。
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背后,折射出一所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培养人才、做强科研,服务首都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实现校地融合、产教融合,北联大的应用型办学凸显北京地域特色,主打“城市牌”。
北联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14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区,其办学规模为北京市市属高校之最。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学校在“思变”,变规模大校为质量强校,实现内涵发展和办学水平质的提升。
为什么要变?国家部署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强分类管理,引导高校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对于北联大而言,核心是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契合度。
北联大精准办学,“变”的不仅是思路,更是“改”的决心和行动。2015年9月,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历时半年之久,调研10余所京内高校和8所京外同类高校,依据“定性升级,定量翻番”基本原则,编制完成1个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任务。
“城市型、应用型”,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这是北联大对自身传统办学的继承和创新性探索,强调服务北京城市建设,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更加清晰。
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是首要任务。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北联大实施教育教学品质提升计划,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全面实行双学位制、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主辅(副)修制,以及转专业、校级实验班、完全学分、书院制等,提供多元化学习需求选择,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机制。
此外,北联大实施“一院一特色”战略,以特色发展赢得行业、企业和社会认可;瞄准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建有工科、应用文科、旅游、经贸综合实验中心,打造高水平智库,为首都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服务。
分布广、范围大,一度的管理难题,如今成了北联大与北京地域深度融合、做强社会服务的优势。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社区、城市周边,城市垃圾分类、老旧社区停车难、用数字模拟技术推动什刹海古城改造、京津冀煤矿周边水安全……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北联大结合水资源、交通、环境等首都城市建设问题,打造“第二课堂”、实现科教融合,把城市难题作为教学和科研主题,履行“两型”大学服务使命。
立足北京、融合北京、服务北京、发展北京,北联大实现了与北京捆绑式一体化的发展。旅游学院协助北京市旅游委完成冬奥会申办住宿主题报告撰写和陈述答辩,为冬奥会成功申办助力;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攻克植物源农药研发,从源头治理果蔬安全;商务学院关注北京社区养老问题,“朝阳区居家养老动态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启动实施;师范学院接受“北京市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对接7所小学,惠及小学生3000余人;应用文理学院依托科研项目,为北京解决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出谋划策;管理学院把脉农村互联网金融,促进“三农”健康发展,为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瞄准首都建设,北联大坚定发展道路,凝聚起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动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