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大二学生马东瑛选修了“微机组装与原理”课,统计学院赵博选修了“电子商务概论”课,食品学院陈姣文则选修了“外国文学导读”课……浙工商大实行通识课教学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跨界”选修通识课。
该校将通识教育课设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经济·管理·法律”“写作·认知·表达”“自然·工程·技术、创新·创意·创业”等六大模块,并规定在校期间,文科类学生需选修“自然·工程·技术”模块学分、理工类学生需选修“文学·历史·哲学”类学分,非经管法类学生需选修“经济·管理·法律”类学分。通识课由原先的8个学分提高到12个学分,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该校教务处长刘海生表示,希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说会写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未来发展的多种准备。
刘海生介绍,学校计划5年内建设40门左右的精品通识课。遴选优秀课程立项,每门给予2万元的建设经费。一年建设期满通过验收者,授予校级精品通识选修课程称号,实行优课优酬,课时费上浮50%。
改革后的通识选修课有别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或“翻转课堂”等形式。同时丰富考核方式,除期末论文外,突出课堂互动、课堂讨论、课后学习、合作学习的成绩评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