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学者:高校智库建设亟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首页 > 

高教

 > 湘潭大学学者:高校智...

湘潭大学学者:高校智库建设亟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高校智库建设亟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智库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政策研究、舆论引导、公共外交和资政服务四个方面。依托高校学科齐全、知识创新、人才汇聚的优势,高校智库建设要遵循智库发展的普遍规律,着力整合密集的优秀智力资源以形成智慧集群效应,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开辟独特思路与路径。从智库发展的本质而言,就是要科学处理好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科建设与思想传播、内部管理与外部营销、人才培养与资政服务四大关系。

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的关系

当前高校智库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原有的科研形式与内容过于学理化,重理论却轻应用,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向性不强。推动高校智库向高端的特色新型智库转变,要在聚焦实践需要、服务社会发展上做文章。这就需要处理好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的关系,以理论创新为基础、政策研究为导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既保持高校智库的专业性、战略性、前瞻性,又着力回应国家发展的重大实际需求。

理论创新是政策研究的前提和支撑。高校智库相比其他智库而言,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科研人才、平台、设备的硬件提供,抑或是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知识支撑,都能够为政策研究提供强大的学术资源支持。基于此,高校智库应借势发挥好理论创新功能,依托系统的学科理论框架,找准社会发展的内源性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实际转化率高的应用成果。与此同时,高校智库建设应更多地关注于回应现实需求,因而理论创新的作用着重彰显在保障政策建议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长效性上,既要保证理论研究的基础地位,又不能陷入纯粹理论研究的窠臼。

政策研究聚焦现实问题和社会急需,对理论创新具有导向性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理论创新的选题来源于实践、理论创新的目的服务于实践、理论创新的评价也取决于实践,进而只有当理论研究与经济社会转型以及现实热点问题相衔接时,才显示出理论知识强大的生命力。高校智库以参与政策、服务决策为目标,直接表现为其研究成果是否能成功地转化为公共政策。因此,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摆脱理论研究比例过重的陈旧惯性,充分把握政策研究的导向功能,在追求学术积累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实践指向,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率与社会效益,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学科建设与思想传播的关系

高校的特色优势学科能为智库建设提供人才、知识和平台支撑,学科发展是高校智库建设的根本所在;而智库的影响力来源于学科建设过程中科研成果的宣介效果,这种思想传播带来的影响力是维系高校智库发展的强大力量。当前,学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桥梁尚未搭建完备,如何依托学科建设平台来加大思想传播力度,是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亟待完善且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以学科建设为基石,拓宽成果应用平台。传统学科建设的侧重点在于追求学术专著、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学术成果的产出量,但此类研究成果往往面临发行量少、传播范围小、影响力有限的困境。因而,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必须积极转变学科建设理念,注重学科内涵式发展与成果的实际应用率。同时,要强化多元主体互动机制,在巩固和畅通原有研究成果呈报通道的基础上,加强高校智库与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优化人员、项目和资源间的联动机制。成果应用平台的拓宽更有赖于研究成果发布载体的创新,要以专题报告会、学术论坛、深度访谈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研究动态,提升高校智库的品牌知名度。

重视媒体的宣介功能,强化智库舆论引导。大众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宣介功能,为高校智库的思想理念“造势”,传播智库的学科品牌思想。将智库的学科理论成果转化为易被公众接受的通俗形式,来获取公众更广泛而深刻的认同,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大众媒体的宣介优势还体现在传播的时效性上。智库思想能否形成有效的资政能力,既与智库的学科研究能力息息相关,也取决于其学科成果能否在短时间内为更多受众所理解和接受,而大众媒体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

内部管理与外部营销的关系

高校智库内部合理的人员构成、规范的机制建设、完善的体系架构,是形成优质高产智库成果的重要保证,是高校智库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依托;而积极有效的外部互动网络的构建、公共外交关系的推进、国际话语权的把握,是打造高校智库知名度与公信力的前瞻性举措与战略性要求。因而,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体系为基础,同时营造良好的外部合作伙伴关系,推进思想成果的外部营销,建立内外联动的协同机制。

按照智库的机构特征,高校智库可分为实体智库和虚体智库两类。除少数运作成熟、成果突出的实体智库外,我国高校智库多为挂靠于二级学院、没有固定人员和经费、缺乏独立自主性的虚体智库。因此,高校智库内部管理体制的改善应主要围绕减小依附性、增强自主性来展开。要明确界定行政人员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聘请专职研究人员从事智库项目研究,安排合理数量的行政人员从事日常管理工作。要实现财务自主管理,经费单独预算,智库机构可独立承接社会项目,接受社会赞助与募捐。要革新绩效评价标准,摒弃传统科研重学术成果数量的评价导向,转而重视成果的实际转化率,采用重质量与贡献的评估导向。

目前,我国的高校智库多为专业型智库,缺乏综合研究能力,面对日渐增多的宏观性、战略性问题,智库研究的交叉发展态势与智库内部学科孤岛化现状间的矛盾将日趋激化,这对高校智库建设的外部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强化高校之间与高校内部的合作,立足多学科、宽平台来整合资源,形成全局性、综合性分析视野,构建深度融合的跨学科协作机制。要主动寻求与官方智库、民间智库的深化合作,或与实际工作部门组建研究团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以开放的姿态与国际知名智库接轨,积极推动交流互鉴,提高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深度参与国际对话中提升话语权。

人才培养与资政服务的关系

人才培养和资政服务是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两大重要功能。人才为高校智库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而资政服务作为智库价值传递的基本形式,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决策咨询。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做到育人与资政相统一,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服务导向,又在资政服务过程中倡导人本原则。

坚持人才培养的服务导向。高校智库的特性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更具战略思维、更有宏观视野、更出真知灼见。具体而言,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突显三大特色:第一,培养服务型科研人才。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不同,高校智库着重培养的是基础理论功底扎实并对社会实践发展具有高度敏锐性的智库型人才。第二,将研究成果融入日常教学。青年师生是智库人才储备的巨大资源库,凭借高校教学平台,将智库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使青年师生看到真问题、学到真方法。第三,实行互动联合培养模式。搭建并畅通研究人员在不同单位间的流动渠道,促进人才综合素养和实践意识的提升。

坚持资政服务的人本原则。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政服务理念。人力资源是最核心的资源,知识、方法、成果的创新都依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本理念是打造新型智库生力军的重要保障。二是培育以人为本的资政服务环境。要建立公平阳光的研究环境,在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的梯级构成、热门项目与冷门研究的成果认定、绩效考核和资源分配之间找准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重视青年研究者的培养并关注他们的发展空间。三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智库管理制度。制度的设立要尊重组织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注重弹性与科学性的有机协调,处理好资政服务前瞻性与现实性、应急性和战略性的关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