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耶鲁学习的美好日子

首页 > 

留学

 > 留学生在耶鲁学习的美...

留学生在耶鲁学习的美好日子

很多留学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每个人的学习体验和感悟都有所不同, 大一关键词:新鲜,试错,野

刚进大学时,每个人都带着一些孩子气,一股愣劲儿,一种初生牛犊的二。

当时浑然不觉,但如今看到大一照片里那个留着板寸头咧嘴大笑的自己,翻出当年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泛着傻气的帖子和留言,忆起自己刚入校园时的一些幼稚无畏的想法,我深感:哦,那个从高中鲤鱼跳龙门进了耶鲁的18岁男孩,当年实在是个愣头青啊。

大一生,与其说是青年大学生,不如说是换了地方上学的高四老孩子。

大学伊始,一切都新鲜而神奇。十八九的大一生,有最多权利去探索大学这个美丽新世界。

大一这年,你一定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出自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一次演讲)。正因为你是一张白纸,你才不该有什么顾忌和犹豫。任何在纸上画的图案或形状都会给白纸增色。

大一这年,你要敢于试错。实际上大一时不存在什么错误,因为一切都刚开始,充满着未知。除非你对某件事/某个职业有100%的热爱和确定,否则就不要过早把自己框定下来。我一定读经济学专业我将来会当医生我准备毕业后回老家工作,在父母身边生活这些结论,留到大一之后再做也不迟,不要早早把自己箍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

在大一这年尝试不同的课程、课外活动、专业(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留学的同学大一不需要确定专业),接触不同的人,这么做并没有天大的成本、代价和风险;相反,不同的尝试会帮你发现自己最擅长和享受的事,找到同自己最契合的朋友。

大一刚开始不久,我和几个好友在草坪上天马行空侃大山。聊了什么东西,七年后已经不太能记起;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包括我在内的五个人,只有一人最终学了她当时说的专业。

耶鲁每学期初都要组织一场盛大的extra curricular activity bazaar(课外活动大巴扎),几百个学生社团会在中心校园吆喝与纳新。大一时,我从大巴扎上拿回了几十个社团的宣传卡片,从正统而高贵的耶鲁国际关系协会到稀奇古怪的爬虫鉴赏社都有。我试着参加了其中十多个社团的活动,并最终加入了三个最匹配自己兴趣和能力的社团:Reach Out公益组织,The Pentatonic无伴奏小合唱团和耶鲁模拟联合国协会。

如果在大巴扎上思前想后,不敢放开手脚报名和尝试,我很可能会和一些影响了我大学四年的课外活动失之交臂。

大一时,我逼着自己跳出舒适区,特别open地去交朋友:住同一层楼的,上同一门课的,在图书馆书架拐角处邂逅的,在周末清晨一起练越野跑的,在食堂一起流着口水抢烤龙虾的??跟不同背景和性格的同学交流,让我学习到各种文化习俗、领略到各异的价值观。

虽然跟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仅成了点头微笑之交,甚至忘了对方姓甚名谁,但大学里最铁的几个朋友,却也大都始于大一的那一声nice to meet you。

所以,大一完全可以心在野,学得野,玩得野。哪怕出了糗露了怯犯了错走了弯路,你大可一笑而过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学识经验尚浅。更何况一路野过来,你一定会惊喜不断。

大一生,自由尝试和探索去吧。

大二关键词:转型,打基本功

大二生迈进了20岁门槛,有些同学开始自嘲老了开始奔三了。

实际上,大二确实有和大一不一样的过法。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我相信大二是潜心积淀与思考的一年,是打牢基本功的一年。只有在大二厚积好,大三和大四时才能薄发。

首先大二生们得开始从心态上给自己断奶了。你得清楚,大二过完意味着大学旅程过半,在来到50%进度点之前,你如果仍把自己当成没玩够的大小孩,只会浪费很多提高自己内功的机会。

此时的你,真的要变成一个大人了。大一时你还能跟父母撒撒娇、时不时地偷懒或贪玩,大二时则必须对自己强硬而严格起来,不给自己留太多余地和借口。

相对于大一时自由探索、广泛撒网的策略,大二时应该有所取舍,抓准重点。人的时间精力有限,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做不精。

学业:国内同学们的专业课在这一年难度更大,但难度大不代表拿好成绩的机会会变低。课业难是对所有人而言的。你需要更潜心地把专业课,尤其是可能直接关联到未来职业的那几门课修好。

对于在美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大二下学期需要确定专业(declare your major)。选专业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不能怠慢。

大二上学期开始前,你就应该谨慎思考最想读的专业都有哪些(如果已经心有所属,可以省略这个步骤)。假设有三个专业在你的考虑范围内,你应该仔细了解这些专业在学分、课程、论文、考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最好还能读读几位主要教授的简历。

上学期开学后的选课期间,你应该跟这几个人谈谈待选专业:你的学术辅导老师(faculty advisor),每个专业的1至2位教授,每个专业的1至2位大三/大四学长,以及你的父母。结合他们的建议,你应该能做排除法,将范围缩减到1至2个专业。

随后,仔细选课。我建议你选择一门难度较低的和一门难度很大的专业课,测量一下自己的水平毕竟我们还是得考虑学分成绩,如果难度大的课上得很痛苦,就可能直接影响到成绩。如果拿不到好成绩,这个专业学起来就容易有挫败感,学分成绩不好还会影响到之后的求职或考研。

你还可以这么选择:你会很感兴趣的一门课,和你会倍感无聊的一门课。上这两门课,评估一下这个专业能好玩到哪里,又能枯燥到哪里。毕竟你要和一个专业亲密无间两到三年,除了就业前景等实际考量,你最好得享受学这个专业的过程。

课外活动与实习/兼职:大一时什么都能玩上一把,大二时必须做减法,从你的日程表上削减、删除几项不那么重要的课外活动。

每个人对不那么重要有不同的定义。我在筛选不那么重要的活动时,一般会问自己三个问题:是否还有兴趣继续?是否从中学到了很多?是否觉得这项活动对未来几年的学业/职业规划有一点帮助?第三个问题听上去挺功利,但对每一分钟时间都很珍贵的大二生来说,我认为必不可少。

一些同学可能开始发奋求职,他们想抓住一切机会积攒实习和兼职经历:无论是学校里的零工,还是各类公司/组织的实习生招募,他们都想凑个热闹,给简历再添一个砝码。

我想说:且慢。大二还不是削尖了脑袋找实习的时候。想体验职场?不急。大三有的是你卖苦力的机会。

大二是打好学业基础的关键一年,与其去小单位发传单赚几百块钱,不如塌下心来多和教授切磋交流、多读几本跟专业有关的好书。当知识储备和心智修养都还肤浅时,大二学生很难找到高级实习。高级的意思是有难度和挑战,还要有一点名气和影响力的实习项目。比如,华尔街几大投资银行和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头的夏季实习生项目,就基本只招收大三升大四的学生。

总之,大二确实比大一难一些,因为你要开始正儿八经为自己奋斗了。英语里有个词,叫sophomoreslump,中文翻译成大二生症候群,说的是一些大二生会变得低落而萎靡,因为自己不再是最受宠爱和无忧无虑的大一小孩了,而同时也不是拿到全职/实习邀约或硕士项目录取的高年级人生赢家们。他们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状态全无,玩不好,更学不好。

但避免sophomore slump并不难。接受大二这一年高不成低不就的事实,清楚大二这一年努力转型,稳打基础的任务,一步步耐心地往前走,你不会在自己大二那年留下遗憾。

大三关键词:成熟期,做决定,吃点苦

大三是大学下半场的开始,大三生开始逐渐习惯被唤作师兄师姐,而他们也确实要进入厚积薄发的冲刺阶段了。

很多同学觉得大四才是确定毕业后方向的最关键一年,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我认为,大事应该赶早不赶晚,求职和考学的筹备一定要在大三这年启动。

相对大一的无忧无虑和大二的逐渐转型,大三确实是吃苦的一年。这一年你要啃掉更多的文章,写更长的论文,做更复杂的习题,而这还只是课业方面的难度升级。给人带来更大压力的,是对毕业后的思考与准备。

你最好是一个成熟理性而有条理的大三生。除继续学好专业课,你应该有条不紊地过完这一年。

首先,你要当自己的决策者,想清楚毕业后第一步要往哪走、怎么走:是继续学习(留学或国内考研),还是踏入职场?

如果选择出国深造,你一定要通过数项留学考试,比如,托福、GRE、GMAT。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这些考试不会是小菜一碟。如果把复习备考都放在大四,则很可能因时间紧张而颇感狼狈,所以大三就要一鼓作气完成。第一次分数不行也没关系,还有充足时间再战甚至三战。完成留学考试只是最基本的步骤,你还需要继续研究学校、选择待申专业与项目、准备简历、文书,甚至提前联系目标学校的教授(俗称套磁)。如此繁多的任务,能在大三做完的就尽量不拖到大四。

如果决定在国内读研,虽然通常得大四上学期才参加考试,但大三启动复习绝对不早。

如果想毕业后先工作,千万不能等到大四才开始投简历。很多良机其实在大三时已经出现。美国大学的大三生通常在第一学期的10月、11月便开始申请来年的暑期实习,在年底或寒假后开始笔试和面试。如果一切顺利,在春暖花开甚至更早时就会收到Offer。

我的大三求职一瞥:

大三上学期的11月中旬前,我在网上提交了三家投行的暑期实习申请: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11月底我在新奥尔良度感恩节假期时,便收到了摩根士丹利的第一轮电话面试邀请。

随后,来自三家投行的香港、北京、新加坡和纽约办公室的面试邀请噼里啪啦到来。12月到1月初,我完成了五门期末考试,从美国飞回国内度寒假,还做了十多个电话、视频或华尔街现场面试,现在回想起来才感疯狂。

1月中旬,我被邀请参加所有三家投行在纽约总部的终轮面试。还记得1月14日先去高盛面试,15日上午摩根士丹利,下午摩根大通,面试日程之密集颇有点战场的架势。

幸运的是,我在第一天的高盛面试中发挥不错,下午便接到电话告知我被录用了。因为高盛是华尔街最出色的投行,还是我的第一选择,我便礼貌地取消了第二天两家投行的所有面试。

从6月底到8月底的十周里,我在高盛大中华总部的北京办公室卖力工作,获得高评分,大四开学伊始便接到了全职录用通知,俗称return offer。

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申请实习到暑假过后拿到工作offer,我一共参加校园招聘宣讲会5场,往返纽约华尔街6次,自习金融与投行讲义30小时,面试20次(相信我,这在大三求职党里算少的),实习期间参加IPO项目2个,熬通宵5次,平均每天睡眠5小时。

确实是挺苦,但当时却深感忙得有奔头,忙得神清气爽。

如果想尽早解放,把大四生活过得从容多彩,大三做好规划、吃点苦头就是必要条件。

大四关键词:先苦后甜,收获季,再次心在野

如果你认同我吃苦在大三的建议,那么你的大四将少很多迷茫、抓狂和狼狈。

当然,大四的开场往往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上学期,因为被各种deadline催命而带来的压力,你可能会分泌四年里最多的肾上腺素。赶赴一场场全职工作面试,递交硕士/博士项目入学申请,这些都会让你感到很累甚至很孤独。此时,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你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仗,因为在大三时你就开始规划毕业后的生活了。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前行,你需要的是咬牙咬牙再咬牙,意念强大的同时也要加倍注意身体。有机会休息的时候就果断关灯睡一觉,能多吃蔬菜水果的时候就逼自己多吃些,以补充维生素。

等待应聘和考学结果的过程经常很煎熬,很考验人。我的数位耶鲁同学在拿到大Offer之前,被若干家公司/学校爽拒。面对拒信千万不要马上泄气,而是要相信好事多磨,最好的在后面等着你呢。

大四第二学期,你可能会分泌四年里最多的多巴胺拿到那个期盼已久的Offer,上完最后一堂课,交完最后一次作业,写完最后一篇论文,做完最后一次答辩等一个个最后都会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轻松愉悦。

终于解放了!和大学说再见前,你一定别留下什么遗憾。没有了求职升学的负担,你可以找回大一入校时的新鲜与酣畅,再次心在野。

毕业前,可以怎么野呢? 和一帮最铁的朋友出去疯玩一次,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要去太大众的景区,而是选一些毕业后很可能没机会再去的秘境探一次险(我组了一个五人小分队去墨西哥中部探寻玛雅帝国金字塔遗址)。

旁听一节感兴趣但一直没机会上的课。这堂课与专业、学分、成绩、求职等一切功利考量都无关。就是纯喜欢、纯好奇(我旁听了一堂专讲恐龙繁衍和迁徙的生物课)。

去从没去过的party,毕业前认识些新朋友。这个party是对你有神秘感,甚至会让你脸红心跳的活动(我毕业前去foam party上玩了一把派对上大家衣着清凉,很多人会穿泳装,整个派对房间充满肥皂泡泡)。

跟暗恋的人大胆表白一次。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甚至一辈子不会再见第二面。此时表白的成本最低,收益却可能最高,因为被你表白的对象也可能刚好喜欢你呢!我的几位耶鲁哥们儿尝试了此事,表白的结果格外可喜有三人表白成功,有两对至今在一起,其中一对刚刚订婚。所以,毕业季无爱情、毕业即分手的说法并不永远成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