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谈“博雅杯”
第十届复旦“博雅杯”已于本月初启动,细看本届招生章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引入了“体验营”的概念。那么,本届“博雅杯”和往届相比究竟有哪些变化,走过10年的“博雅杯”又收获了哪些成果?近日,采访了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请他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作答。
封闭式写作考核氛围公平
问:今年“博雅杯”引入了体验营的概念,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量,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丁光宏:过去的“博雅杯”历时比较短,除了面试以外,老师无法更深入地考查学生,学生也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复旦。本届“博雅杯”增设的体验营将持续1至2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教授们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复旦,体验复旦的人文氛围。此外,体验营中所设的封闭式写作考核也为考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使学生的潜力和素质在同一环境下更具可比性,更加公平。
全程选拔接受监督
问:本届“博雅杯”有何特点,对报名学生材料进行审核的专家组是如何组成的,共有多少人?
丁光宏:过去的“博雅杯”征文至少要由不同的专家组来“双盲”评审三轮,入选学生才得以进入面试。现在我们一方面在操作办法上仍然要达到同样严格的标准,另一方面对学生人文类课程成绩的考查、封闭式写作考核也都朝着公平公正性方向努力。同时我校纪检监察部门会一如既往地监督整个选拔过程。
历时十年成果卓著
问:回顾“博雅杯”的十年历程,您对此如何评价,能否做个小结?
丁光宏:“博雅杯”作为最具复旦特色的招生项目之一,近十年来在招生改革,特别是在选拔符合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人文学科特长显著并对文史哲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与特殊潜质的学生等方面,迈出了极有意义的一步。通过“博雅杯”被招入的学生,进校后表现出色,很多人都成为所在专业的优秀代表,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招生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今年“体验营”形式的改革也表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按照国家选拔人才的要求、学校的培养理念,继续把“博雅杯”及其他招生改革工作坚持下去。
宁缺毋滥是招生的原则
问:2014年计划招收45人,这一数字是按照一个班级人数的标准,还是根据往年招生的总体情况而设定的?“宁缺毋滥”是否意味着标准不可能降低?
丁光宏:招生计划是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学校整体布局和生源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并不是一个“标准”人数。复旦大学所有的招生项目都会坚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这也是我们保持一流大学水准的基本要求。
考生须具备三个基本要求
问:在今年的简章中,注意事项里有告诫学生需慎重选择报名。你觉得学生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报名呢?有什么建议?
丁光宏:我们认为,相对而言,今年简章的表述比往年更加明晰地说明了对报名学生最基本的三个要求:其一,要求文科成绩特别优秀;其二,有人文学科特长;其三,对文史哲研究有浓厚兴趣和潜质。学生可根据这三点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理科学生同样可以报考,个别中学分科较早而没有文科成绩的,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人文类比赛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程度。我希望同学们合理分配好学业和参加复旦“博雅杯”考试的时间和精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