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要克服应试倾向

首页 > 

高中

 >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要克服应试倾向

当前各类科学竞赛名目繁多,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李承森却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些担忧,提出了“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卡在哪里”的问题。(9月24日中国教育报)

在李承森看来,中小学把科学素养教育简化成让学生做填空题,是给培养创新精神画地为牢。从创新的角度说,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我国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标准,既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也要求重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李承森的话并不是在否定科学基础教育,而是指出了科学课教学的应试化倾向。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已知科学常识和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基础之上,如果学生连科学常识和方法都不懂,那也就没法发展创造性思维了。

结合“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卡在哪里”的问题看,目前我们要思考的重点是,中小学到底怎样做才能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我认为,学校有这四个方面的事情要做。

其一,要认识到科学课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应试倾向所造成的危害。譬如,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教学效果,不惜花重金购买实验课件,为教师提供实验课所需的视频资料,把科学实验教学从过去的“黑板上做实验”变成了“课件上做实验”。结果,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却降低了。走入应试歧途的科学课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其二,努力落实科学课的教学标准,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建设好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实验室,实实在在开展好科学实验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掌握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和理解实验效果,体会和认识实验课的意义和价值。

其三,有的学校只注重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教学,忽视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科学教育变成了单纯为应试服务的工具。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就要主动想办法拓展教学手段,做好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让校本课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譬如,某校通过“化学物品的储藏和使用安全”的校本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化学知识,还让学生了解到某些化学物品的危害,从而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四,科普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除了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还应当重视科普教育。例如,有计划地邀请科学工作者进校做科普讲座,购买科普图书供学生阅读,建设科普类电子图书馆,开发科普校本,与社区联合开展以科普为内容的活动,等等。

总之,从科学课教学的角度说,培养科学素养指的是让学生后天习得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精神。培养科学素养是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科学素质的核心。中小学应当在注重科学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克服应试倾向,积极拓展渠道,严格按照科学课标准开展科学素养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马得清,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63次入选“锐评”栏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