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职,似乎很难将它与升学挂钩,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如果中考没能进入普高,那么也就意味着孩子未来将与大学无缘。
然而,今年迎来首届毕业生的青苏职中对口升学班却突破了这一刻板印象,该班不仅升学率100%,本科上线率40%,更有三名学生的对口高考成绩超过650分,全部被“211”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录取,在职中照样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三年前我的世界是黑暗的,当我中考成绩下来后,家庭给我的压力很大……曾经我是那么迷茫,但在学校完美的教育环境下,我终于蜕变,走出了自己别样的路。”对口高考650分,已被川农教育技术学专业录取的袁琪瑞在毕业感言中写道。
曾经中考失利的迷茫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重新找回自信的?青苏职中对口升学班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命运改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校,走近这群敬业奉献的老师们身边,聆听专属于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教育故事。
班主任王艳
宽严相济的“王妈妈”
有着26年教龄的王艳在青苏职中任教财会专业,同时担任2016届会计专业对口升学班班主任。
“这是我们学校首届对口升学班,带这个班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没有过往的经验可借鉴,很难把握教学的难度。”王艳说,读这个班的学生,学校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都能升学,但孩子们进校时的中考成绩又确实不理想,所以各科老师必须在摸索中制定出一套适合这些孩子的教学方案,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不仅如此,王艳观察到,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热情总是反反复复,一段时间学习努力,过一段时间又会松懈下来,因此,无论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他们必须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与他们进行一场长期的“拉锯战”。
“一旦我们发现哪个孩子的状态开始不对了,就得及时将他拉回来,否则很难让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反反复复重拾信心。”王艳说,在这场“拉锯战”中,作为班主任,她一向宽严相济,恩威并施,既会严厉地督促学生学习,也会很和善地与孩子们谈心。
三年中,令她印象深刻的有一名叫做王学波的学生。在今年对口高考中,王学波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绩,被川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这个孩子偏科严重,专业课很好,文化课却相对较弱,而最让人头疼的是,他非常自我,不怎么听老师的话,比如会在语文课上学英语,在英语课上做数学,反正就是要按自己的路子来。”王艳说,为了纠正王学波这种“自以为是”的学习行为,她不得不与他斗智斗勇。
王艳既将孩子骂哭过,也会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劝说,“可以说口水都说干了,好在这孩子最后听了劝,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才收获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件事让王艳感触颇深:教师就是一个良心职业,只要老师肯付出,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放弃,不管他的起点如何,一定都会得到最好的回报。
英语老师魏黄培
可诉说心事的“大姐姐”
90后的魏黄培,大学毕业后才任教两年,便接到了学校这一艰巨任务——担任首届对口升学班的英语老师。
“刚接这个班时压力还是很大,内心也很忐忑。”魏黄培说,她主要的压力不仅来自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还在于老师需要开创性地进行一些教研活动,同时,接这个班又让她感到兴奋,“或许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开辟一条新路。”
就这样,独自查阅资料、寻找试题、摸索教案……魏黄培开启了“一个人”的英语教研之路。针对孩子们的英语基础和三年后他们将要面对的对口高考,英语教学的难度既不能像普高一样难,也不能像一般中职教学那样简单,“这个度的把握应该是在两者之间”。于是,魏黄培这三年寒暑假几乎无休,她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对对口高考英语的研究上,她发给学生的每一张试卷,每一道试题,自己全部都亲自做过一遍,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为孩子们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三年的刻苦钻研,对口高考满分100分的英语,升学班的孩子们考得了平均分80分的好成绩。
而谈到功劳,魏黄培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孩子们的努力。尤其是临近高考的最后两、三个月,几乎所有同学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很难想象这其实是一所中职学校,“就学习状态而言,想要升学的愿望,已经让他们与普高的孩子没有区别。”
三年来,在孩子们成长成才的道路上,魏黄培就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姐,经常都会有学生找她诉说心事,而她也耐心地引导着孩子们一步一步走过这段最美的时光。
数学老师杨通
传授人生道理的“领路人”
“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您很严厉,可能会不好相处,但后来才渐渐发现,您的严厉其实都是责任心的体现。”“您对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不但传授给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许多人生道理。”……临别赠言中,对口升学班的孩子对他们的数学老师这样评价道。
“不少刚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哪怕他进了升学班,其实一开始都并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大多都还是只想学一门技能,然后找一个工作。”杨通说,因此作为首届升学班的老师,他不仅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还要帮助孩子们转变观念,引导他们将升学定为奋斗的目标。
因为在杨通看来,站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孩子,他还看到了孩子背后的家庭,“可以说一个孩子成才,那么一个家庭就看到了希望。”所以中途若遇到有想退学的孩子,杨通一般都会极力劝回,然后“用触及其内心和灵魂的人生道理”,引导他们走上成才的道路。
“遇到有些不服老师管教的孩子,那就很艰难了,与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简直就像打了一场仗。”杨通感叹说,他将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形容为“为孩子们雪中送炭”,“一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很严厉,但是到了高三,孩子们都亲切地称我为‘杨父’,觉得我就像父亲一样关爱和引领着他们的成长,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让我觉得自己的职业很有价值。”
榜样的力量
王晓雨664分,被四川农业大学录取
王学波654分,被四川农业大学录取
袁琪瑞650分,被四川农业大学录取
刘小梅被四川财经技术学院录取
包小刚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袁紫薇被内江师范学院录取
其余学生全部被大专院校录取,升学率100%
对话校长
青苏职中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建立了对口升学班?
张涛校长:中职学生通过升学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2015年,中职生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全国将有更多的普通高校转型为了应用型大学,这必将为广大中职学生圆大学梦,提供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成才路径?
张涛校长:我们对学生有两条培养路径,一是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二是通过高职单招、对口高考等升学考试,让学生能够继续获得专业素养和学历上的提升。
为此,学校整合多方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一个高水平的教育平台,目前与青苏职中合作的高校有电子科大、川大、成都大学、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等;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有青羊工业园、成都地铁、金苹果幼儿园、青羊工商所等,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有数个到数十个不等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与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外高校签署了人才培养协议,可为学生提供留学机会。
学校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张涛校长: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体现为“三向”,即内心向善、积极向上和拼搏向前。落到实处,就是进校以后,我们首先要构建孩子的人格自信,因此学校形成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通过奖学金制度等方式,引导孩子产生积极的改变。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家校互通,通过让家长深度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甚至教育教学管理,来让父母看到孩子的转变,以此来化解家庭教育中,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对立情绪,从而达到让孩子心态平和,积极向善的目的。此外,作为学校,我们也会告诉孩子学习的艰难和拼搏的必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在学校还是将来走上社会,只有勤奋拼搏的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尊重,才会获得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