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1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周美琴是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和许多教师一样,教书育人是周校长和全校80余名教师的职责;和许多教师又不一样,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他们需要付出更多、探索更多、创造更多,用真情真意来呵护住一颗颗纯净的心灵。
关怀渗透进每个细节
一旦你走进校园,便能感受到这所学校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每一条走道都安装了双侧扶手、厕所里设置有卧式便器、教室里全部是特制桌椅……“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这里也是他们的家,在家怎么能感觉别扭呢?”
2002年,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成立,其也成为上海市唯一一家能够为听障、智障、脑瘫等多类残障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说实话,我们也是零基础起步,许多方面开始根本预计不到。”周校长坦言,学校最大的特点在于把脑瘫儿童纳入了招生范围。因为脑瘫儿童通常伴有肢残,上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奢侈”的事,从全国来看,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从教材教具到教学方法,都要我们独立探索。”
探索从最细节之处开始。桌椅可能是外人看来最容易解决的基础教具,然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桌椅,却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精力。在建校之初,脑瘫学生和听障、智障学生一样,使用普通桌椅,但是问题来了。近90%的脑瘫学生需要依靠轮椅代步,但普通桌椅桌面光滑,椅子没有扶手,学生没有着力点,很难支撑站立。开学没多久,教师的意见如雪片般反馈到周雪琴的耳朵里。“改,必须要改!”周雪琴带着全校老师搞起了研发,老师们自己提创意、画图纸、做样板,再联系厂家定做。一番“研发攻关”后,脑瘫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专用桌椅:双层桌板、两侧扶手、椅背镂空。用上新桌椅的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既是老师也是“医师”
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学校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技能,还要为他们提供康复性的训练,这就是浦东特殊教育学校独特的“医教结合”路线。为此,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个个都掌握基础的护理知识,这种技能曾让同行们甚为惊讶。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名学生突发癫痫,这一意外状况吓得旁听的外校老师手足无措。此时主讲的袁老师却异常镇定,奔到孩子身边,一边熟练地对孩子展开急救,一边嘱咐同事通知驻校医师,没几分钟,孩子的症状便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袁老师的镇定冷静与急救技能则让同行竖起了拇指。
像母亲般关爱学生
教学要用脑,更要用心。昨晨7点,路秋凤就收到了教师节的第一条祝福短信:“真没想到第一条短信会是这孩子发来的。”小朱是路秋凤刚刚送走的毕业生,也是这条短信的发出者。提到这孩子,路秋凤笑言自己是又爱又恨又担心。
路秋凤是校工会主席,也是有着20多年听障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听障孩子因为难以用语言表达,所以容易情绪急躁,而这个孩子脾气特别倔。”小朱的犟脾气也和家庭有关,因为在沟通上不得要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常常以斥责收场,这加剧了小朱逆反心理的滋长。“不听课也不听劝,成绩上不去,还总乱发脾气。”即便如此,路秋凤从没放弃过他,在学业上她丝毫不放松要求,而在生活上她像个母亲一样悉心关照,发现孩子好几天穿同样的衣服,她甚至自掏腰包给孩子买来了新衣。而另一位帮手的出现,则加速了小朱的转变。
“爱心妈妈”是学校的特色活动,申俊选择做小朱的“爱心妈妈”。在她和小朱的世界里,他们是师生,更是情同母子的朋友。学习不好,申俊搂着他的肩鼓励;成绩进步了,申俊悄悄给他送来奖品;见他情绪不好,申俊又成了知心姐姐……在路秋凤和申俊的共同努力下,小朱逐渐解开了心结,不仅情绪越来越稳定,成绩也直线上升,这个曾让人担忧毕不了业的“捣蛋鬼”,成功考上了技校,而老师也成了他一辈子都挂念的“亲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