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划线,1分之差,都可能“人命关天”。上没上线,简直是上天入地两个世界。
如果是申请哈佛或者普林斯顿,一个坚持五六年帮助他人的孩子,加上平常成绩很好,只是“高考”少一分,没准儿还能进世界名校……
美国“常春藤”名校在招生中使用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的,是呈现在明面上的、量化了的东西;而“综合素质”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不易量化的东西。
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这些“状元”的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很重要
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 SATI或ACT和SATII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的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录取委员会会很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
普林斯顿的招生院长也在类似的信里说道:“我们绝不是简单地把申请者的平均成绩和高考分数进行排队,然后从上选到下。如果这样简单的话,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申请材料了……在阅读申请材料时,我们把每一个申请者当作特殊的个案来审视他或她具体的综合起来的能力和成就。”
“综合素质”听起来好像挺“虚”的。但又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起干巴巴的分数,更能表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
敢做敢为的潜在领导才能
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销了大量饼干的学生。童子军们大多爱在超市门口,或挨家挨户地向人推销饼干,十次难有一两次成功。但就有个孩子异想天开地闯到某大公司,点名要见CEO。见到CEO,孩子拿出几盒饼干,开始向不苟言笑的CEO兜售。从饼干怎么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了这件善事将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CEO。CEO大笔一挥订购了孩子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大学看中的是这个敢想能做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潜在的领导素质。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大学动心的原因。
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时,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60或70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
义工工种繁多,大多是到城区里为穷人,伤残人服务。什么为穷人修建房子啦,到老人院陪老人聊天啦,带市区里穷人家的孩子上公园玩啦……搬运工、建筑工、“聊天”工、幼儿园的“男阿姨”……什么都干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自愿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里。美国高校更看重的是这种货真价实的社区服务。有些同学到贫困国家搞扶贫活动,自己掏国际旅费,年年夏天到南美的穷乡僻壤去帮那里的人盖房子。完全自费,完全自愿。
·最能引起大学招生办注意的是孩子自己搞的有创意的服务性质的活动。例如,举办为某个灾区的义捐活动,组织一个专门帮助伤残者的慈善团体,等等。从策划、到组织、到实施,搞“一条龙服务”。这种活动既能表现学生的领导才能,又能表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良好道德。
美国高校招生办审核人员的思维是透过这种有偿工作的经历去了解一些外人难以想像的信息:
自主自发行为反应孩子的主动性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运用
一般来说,打过工的,特别是做那些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报美术专业的在画廊工作、对电脑感兴趣的在电脑公司工作),并且工时长的,就会被认为注意学用结合、联系实际,而且有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因而受到大学招生办的青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