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学科有“大用” 考古学是连接古今桥梁

首页 > 

高考

 > “冷门”学科有“大用...

“冷门”学科有“大用” 考古学是连接古今桥梁

“冷门”学科有“大用”

又到一年开学季,全国各大院校迎来各地的莘莘学子。一些“热门”专业报到人数庞大,而另外一些类似北京大学古生物学等的“冷门”专业却显得“形单影只”。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在人文社科领域,类似于古生物学的“冷门”学科也有很多。近日,记者采访了考古学和语言学两个“冷门”学科的相关学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冷暖”研究。

“冷门”学科

非无用之学

“任何学科都是人类探索知识的体现,本不应该有所谓‘冷’‘热’之分,这种区分是人们从功利角度人为设定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李飏表示,人类知识的学科划分滥觞于现代科学的兴起,进入工业社会,学科划分日益细化,不光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壁垒分明,哲学社会科学内部也有着精细的划分。那些能够直接推动技术进步、提升生产效率、积累财富的学科,成了所谓的 “热门”学科,反之则被称为“冷门”学科。

“冷门”学科不是“无用之学”。李飏表示,从知识积累本身来说,“冷门”学科对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意义重大。比如,缺乏被认为是“冷门”的基础人文科学的厚重积蓄,看似“有用”的某些社会科学将失却人文精神的引领,进而失去学科的人文维度。只有兼容哲学高度、人文维度的社会科学才具有可靠的求真务实性,才能真正发挥认识和改造现实的功用。

考古学是连接古今桥梁

考古学被称为“冷门”学科中的“冷门”。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李梅田表示,大家之所以认为考古学很“冷”,一是因为开设考古专业的大学很少,而且招生人数也不多,多者30人左右,少者10人左右;二是因为大家对考古专业的性质不太了解,将考古等同于收藏、文物鉴定。其实这都是误解,如果稍微关注一下近些年的考古工作,就会摒弃上述偏见。

事实上,考古学属于人文学科的一级学科,研究对象是古代的社会与文化,是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与探究,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因此是人文学科里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考古学的专业面太狭窄”,李梅田认为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考古学专业知识是非常宽泛的,与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很多学科都有交叉,而且考古学也与现实社会有密切关系,比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古代建筑的维护与保护、文物修复、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等,都涵盖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内。”

李梅田表示,考古学看似“高冷”,但它值得有志学人去追求,“只要对文化遗产有敬畏之心,考古是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

语言学护航

语言文化传承

“在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有语言学专业,语言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先锋学科。”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庄初升表示,目前国内开设语言学的学校屈指可数,语言学还是一个“冷门”学科,社会上对语言学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汉语方言学至多算语言学下的一个三级学科,是冷门中的冷门。”他说。

庄初升表示,汉语方言学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问题,也涉及与汉语方言有关的其他人文社会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问题,几乎囊括现代语言学的所有部门。近年来,研究汉语语法、汉语史,乃至研究语言类型学、语言接触学等语言理论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关注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动态。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人类语言的多样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庄初升表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语言文化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不但语言学者高度关注,公众和政府也已逐渐意识到保护语言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方面,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一声乡音唤起的是浓浓的乡情,方言是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符号,对于地域文化发展和情感融合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方言中包含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庄初升说。

“冷门”学科往往肩负着传承民族记忆、将本国文化引入世界语境的重要使命。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冷门”学科,有的恰恰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学科,具有民族标识意义,容易为世界所认识和接纳。因而,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冷门”学科同样需要我们倍加珍视,持之以恒地坚守、发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