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95后不就业” 没想象的那么糟

首页 > 

人才

 > “近半数95后不就业...

“近半数95后不就业” 没想象的那么糟

与其患得患失,忧心忡忡,还不如带着“同情之理解”,贴近他们,了解他们。与其试图用“经验”迫使他们循规蹈矩,不如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史上最难就业季”,每到毕业季时,都能听到这样的呼声。由于没法跟未来比较,对每一批“最难就业季”的亲历者而言,困难程度其实没有本质差别。有差别的,只是应对的姿态。如何直面困难,体现了代际的不同。

现在,面对困难的,轮到了95后。大数据提供给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宏观图景。根据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

也许,不少“过来人”要忍不住指责年轻人“怕吃苦”“不务正业”了。但且慢,大数据表明,回避的,只是“就业”。他们或者对“创业”,尤其是门槛较低的互联网创业更情有独钟;或者有意出国留学;或者,他们干脆选择停下来看一看,为此,甚至诞生了一个新名词“间隔年”——不忙着工作,给自己“放个假”,做一个长期旅行,或者做教育、环保、医疗等方面的公益。当然,也有新兴娱乐业,据称,有相当一部分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竟然”是“网红”——他们保守的父辈,甚至还没听说过这个名词。

对此,纵然有不少质疑和批评,但未来的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是历史规律注定了的。我们与其患得患失,忧心忡忡,还不如带着“同情之理解”,贴近他们,了解他们。了解,是克服对未知恐惧的最好方式。

无可否认,他们更自由,更个性,更大胆。

自由,是时代所赋予的。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通过互联网,他们有了关于世界的更多知识,也有更多的了解世界的冲动。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长期旅行,或者做义工(尤其是出国的,或者边远地区的),在本质上,都是满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个性,本是独生子女一代的特质。与父辈相比,他们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而且,与“克己让人”“自我奉献”的集体主义传统相比,他们更相信,活好自己比迁就别人更重要。

大胆,是因为年轻,有梦想,不怕失败。而且,还因为这个互联网+、万众创新的时代语境,给了他们更多的希望和底气——大不了,开个网店呗。

在我看来,这帮孩子,还有我喜欢的那些特征。比如,乐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就业难,他们依旧葆有梦想;比如,善良,对公益的关注是未来的趋势,也代表了文明的进步;比如,思维活跃,互联网经济对我们而言,也许是未知的海洋,而他们,却是在这片海洋中长大。

当然,年轻意味着并不十全十美,如对“网红”职业的“向往”。事实上,他们也许只是说说而已;起码,生活会考验他们那些年轻而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与其试图用“经验”迫使他们循规蹈矩,不如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提供创业的经验,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教育;比如,更为碎片化更为灵活的就业选择;再比如,“间隔年”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了解自己真正的人生定位,能不能大胆一点,让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先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

一句话,年轻没有失败,“近半数95后不就业”,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