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去产能居首位。
根据规划,我国拟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至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初步测算,这将影响钢铁行业50万职工和煤炭行业130万职工的工作岗位。再算上水泥、玻璃、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不小。
人往哪里去
内部分流、转岗就业创业、内部退养、托底安置,4种渠道妥善分流人员
赶在2016年春节前,浙江杭钢基本完成了半山钢铁基地关停后1.2万名员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在杭钢公布的职工安置方案中,摆在分流人员面前的选项多达12个,包括集团内安置、省市属国有控股企业就业安置、自主创业、内部退养等。不同的安置渠道,在经济利益上有不同的政策相配套,最后大体平衡。
人往哪里去,被视为去产能最难的环节。尽管地处经济发达、岗位充裕的浙江,杭钢在半年时间内平稳分流上万人,仍属不易。今年下半年,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将进入攻坚阶段。更多的去产能企业员工在不安中观望:何处安置?流向哪里?会不会下岗?
围绕保证企业富余人员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等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公布“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的总体安排,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四大类分流通道。
“内部分流”排在首位,引导企业自我吸纳、不把员工推向社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解释说,国家将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技术,通过转型转产、多种经营、主辅分离、培训转岗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艺技术较为先进、市场前景较好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国家支持其与职工展开协商,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等手段稳定现有岗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获得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的稳岗补贴。
“转岗就业创业”是重要渠道。人社部要求,对拟分流职工的钢铁、煤炭企业,要提前摸清底数,制订好再就业帮扶计划,其中拟分流安置人员在100人以上的,要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对依法与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失业人员,及时办理失业登记,免费提供就业指导等服务。对失业人员和长期停产职工,将普遍开展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并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将获得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
“内部退养”则为大龄分流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根据人社部等部门的政策意见,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再就业有困难的,在职工自愿选择、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后,可实行内部退养。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最后还有“托底安置”。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大龄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各地将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提供兜底帮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