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本市部分高校从今年秋季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依据新出台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要求,对于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核,应基于学生课程表现的学业成绩考试,而非学生无需经过课程学习的语言水平考试;而且,用同一张卷子来测试不同专业学生并不符合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这意味着,多年来施行的四、六级或将淡出大学生英语考核体系。
学术听说读写加强
据悉,改革后的上海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由过渡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组成。
-过渡课程是主要为英语水平较低的新生补基础而设置。
-核心课程分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和专门学术英语课程两类。通用学术英语课程主要培养跨学科的学术英语能力,课程包括学术听说、学术阅读、学术报告展示和学术写作等,为必修性质。专门学术英语课程侧重于特定学科的词汇、句法、语篇、体裁和交际策略的教学,如法律英语、医学英语、计算机英语、海事英语等。
-选修课程主要指培养学生通晓本专业国际规则、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容忍态度,以及本民族认同感的通识英语课程,如英美社会与文化、科学发展与伦理、哲学与批判性思辨、学术中跨文化问题和英语公众演说等。
设立两个能力等级
根据改革目标,本市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掌握能力将有一定的提升。大学生完成英语教学课程后,设定为两个能力等级“一般级”和“较高级”,即使是“一般级”,大学本科毕业生“听”的能力可达到“能听懂语速一般、发音比较标准的短篇学术讲座和专业讲课;能将大意或重点记下来,就此能写简短的小结;能就讲座中没有听清楚的主题和大意进行提问和回答”。“写”的能力可达到“能写较短学术文章,运用如定义、分类、举例、原因分析、比较和对比等方法;能就专业相关的话题写一篇文献回顾;了解学术写作中的剽窃概念,并能用简单的方法避免自己写作中的剽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