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北清率”恋不出教育强国 理性选择更需点赞

首页 > 

高考

 > 迷恋“北清率”恋不出...

迷恋“北清率”恋不出教育强国 理性选择更需点赞

选拔尖子生组成“清华北大班”、花钱从外地买高分苗子、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就奖励50万元、评职称时优待北大清华考生的老师……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的教育都存在“锦标主义”倾向,很多高中都把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当成重要指标,以此向外界展示当地教育的成功。

北大清华在中国高校中的地位特殊,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北大清华,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一些中学、地方政府为提高“北清率”而使尽浑身解数,这样的做法很不妥当。它代表了一种畸形的教育观,有违公平教育的理念,不仅会助长非理性的“北大清华崇拜”情结,还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长远目标。

每年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录指标都很有限,这意味着原本就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进入这两所名校。如果学校把“北清率”赋予某种政绩色彩,并动用各种资源给一些高分苗子“开小灶”,实质上是将大众教育异化为了精英教育,是极其功利的做法。这种“区别对待”,不仅会让尖子生压力倍增,也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中提到一个现象,一些省、市为激励更多学生考北大清华,会用财政资金对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予以巨额奖金、房产奖励。尽管有学者认为,只要相关财政预算获得人大审议通过,重奖考上北大清华的人就符合程序规范。但问题是,将这种与“北清率”挂钩的奖励提升预算,本就值得商榷。

中国要成为教育强国,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各类学校,都不能只盯着北大清华。事实上,一种比较合理的教育格局是,我们应该有一批一流高校“集群”,而不是只有北大清华两校“比武”。

以教育体系高度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并非只有哈佛、耶鲁,而是有一大批各有特色的高校。有些学校虽然又小又“低调”,但某些学科却在全世界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学生们在这些学校接受的教育,并不见得比那些名校差。正是这种理性的教育理念,让美国的高等教育总体保持高水准,也源源不断地输出优质人才。

前不久,山东省高考理科状元孙昊拒绝了北大清华金融与管理专业的橄榄枝,选择了离自己的科学梦想更近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专业。在一些学校为提高“北清率”而诱导学生改志愿的时候,这个追随自己的兴趣、理性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考生,更值得点赞。已经有一些学生做出了理性选择,学校和地方政府畸形的教育理念,是否也该纠偏了?迷恋“北清率”,尤其地方政府推波助澜,是“恋”不出教育强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