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报告:
创业群体创新能力高于全职受雇群体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创业就业。数据显示,创业群体创新能力高于全职受雇群体。大学生在创业时更重“创业理想”,在择业时更重未来发展。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显示,生存型创业并非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类型,“创业理想”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最主要理由。
2014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群体中,只有7%的创业本科毕业生、6%的创业高职毕业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创业”,有48%的创业本科毕业生、45%的创业高职毕业生是因为“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而创业。
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向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九成大学生对创业有兴趣,实现个人理想是他们愿意创业的主要动机。
麦可思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跟踪数据也表明,2013届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首次创业选择行业的最主要依据是“个人兴趣”(30%),其次是“市场需求”(23%)。以自己喜欢的行业作为创业领域,固然是坚持创业的动力,但仍需注意要将兴趣与市场需求等相结合。
一项对5305名2016年大学在校生进行的研究表明,“父母和亲戚”“有经验的职场人士”“朋友和同学”是在校生择业过程中,听取意见的主要群体。
需要引起高校注意的是,就业指导人员和老师在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存在感”并不强。在校生听取“就业指导人员”和“老师”意见的比例较低。高校或许需要思考,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否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提升,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能否满足学生需求。
记者采访了中部地区某高校学生王佳丽,她告诉记者,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在4月左右设立专场招聘会,邀请多家企业进驻。但除此之外,对于就业的指导“几乎没有”,只是提供平台。她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更多帮助。
在河南焦作工作的徐梦婷的父母都在国企工作。大学毕业时,她在“互联网公司更高的薪水”和“回家乡更稳定的就业”两者之间举棋不定。父母希望她回家就业,并为她引荐了几位从小就熟识的长辈,为她分析前景。最终她选择回家进入国企工作。她觉得父母的历练比年轻人更多,对未来看得更透。重要的是,父母和她都觉得这两个工作只是不同的选择,没有什么对错,主要还是看以后的发展。
《分析》显示,相比于受雇全职工作的群体,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更高。
2012~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人群毕业时创新能力的掌握程度分别为54%、57%、57%,均高于受雇全职工作人群的51%、54%、55%;2012~2014届高职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人群毕业时创新能力的掌握程度分别为52%、54%、55%,均高于受雇全职工作人群的49%、52%、53%。
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陈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以品牌管理者的身份加入团队并持有10%的股份。她认为,并非创业公司的老板才是创业者,与团队共同奋斗并共享创业成果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创业。因为他们在一个创业团队拿到的薪水一定是低于就业薪水的,他们的工作动力更多地来自团队分红。创业群体在统筹能力、抗压能力、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显然比就业群体更强。
“一个创业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就能掌握运营一家公司的全局思维和工作细节,而一个就业者也许工作十年,也接触不到公司决策层面的事务。”工作4年后,陈垚在泉州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蜚声传播”。她说,创业不是什么梦想,创业者对自身能力、市场环境、产业生态等都应具备比较理性的认知,准备好粮草再上路,才不会过把瘾就死。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创业活动对创新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尽管创新能力掌握程度较高,但满足创业需求的程度相对较低。例如2014届本科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科学分析、积极学习能力的满足度分别为79%、82%,比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低3个和1个百分点。2014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满足度分别为81%、85%,比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低3个和4个百分点。以上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创业活动要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