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术规范 学者:建立长效机制遏制论文抄袭

首页 > 

高考

 > 加强学术规范 学者:...

加强学术规范 学者:建立长效机制遏制论文抄袭

建立长效机制遏制学位论文抄袭

继山东大学等高校被曝光论文涉嫌抄袭事件后,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安徽大学“抄袭门”事件。频繁爆出的学位论文抄袭丑闻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失信问题,更给高校和学术界造成了污点。当下,又到了学位论文答辩期,有学者表示,从源头治理学位论文抄袭,必须在论文选题至答辩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根治学位论文抄袭现象,在强化学术规范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严厉惩戒,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学术尊严。

学术资源日益公开

抄袭无处藏身

我国自1981年实行学位制度以来,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毕业论文制度在全国高校普遍贯彻执行。撰写学位论文是教学质量呈现的基础,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开拓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学者认为,屡屡曝光的学位论文抄袭事件是对知识的亵渎、对教育的玷污,违背了学习和教育的宗旨,背离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绝不能纵容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

“学位论文抄袭现象是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表示,过去在封闭的环境中,论文抄袭很难被发现,除非被相关领域的专家揭发。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术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学术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论文抄袭现象也被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近年来,高校为避免学生学位论文抄袭行为,大都引进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技术,并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严惩学位论文造假行为。这些措施,对净化学术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学术不端行为却仍然存在,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把关层失责

惩治机制“不给力”

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经过开题、成稿、修改、定稿、查重、答辩等诸多环节。学位论文抄袭者何以能够通过层层关卡顺利取得毕业证?

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也就是俗称的“查重”,主要是将学生提交的论文与数据库中其他论文进行对比。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张积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靠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对学位论文文章及观点进行基本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术的把关程度。但他同时提到,单纯依靠“查重”等技术手段并不能彻底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责任机制及学术评价体系。

 早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就指出,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处理办法》,随后,又多次在文件中提到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具体指导意见。“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大多只是行政指令,学位论文的处罚尚存在一定难度,难以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震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记者表示。

“学位论文抄袭现象,暴露了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导师学术指导以及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上存在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告诉记者,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中国学术机构碍于面子或权势,对于发现的学术论文抄袭事件采取低调处理甚至包庇护短,这让造假者意识不到抄袭、剽窃的“成本”。即便是证据确凿的学术不端行为,大部分高校也仅限于“通报批评”、“撤销学位”等处罚,且力度尚不到位。

从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着手

整治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位论文抄袭现象,关键在于建立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长效机制。

“维护学术纯洁,不仅要应用‘查重’等技术手段规避抄袭,更关键的是,要建立整个高校的依法治校机制。”储朝晖提出,在抄袭者和相关负责人的处罚上达成共识,明确惩处标准,从学校领导到教授再到学生应一视同仁,将处罚落到实处,树立学术规范权威,同时将学术评价机制与第三方监管相结合,明确发力机关,才能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教育部2009年成立了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对重大学风问题调查核实等,可谓是拉开了依法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序幕。

除此之外,有学者表示,浮躁的社会风气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诚信缺失,给大学生学术失范提供滋生土壤。张积玉提出,根治学位论文抄袭现象,要从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着手,加大学位评价体系建设,将思想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提高学术规范意识,明确引用、借鉴他人研究观点的使用规范,才能有效杜绝论文抄袭现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