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新常态还需理性看待

首页 > 

人才

 > 大学生择业新常态还需...

大学生择业新常态还需理性看待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显示,面对一线城市“厮杀”惨烈的市场行情,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此外,毕业生最看重的前三项指标为“晋升机会”“同事关系”“培训机会”,最不看重的是“他人认可”“管理他人”和“工作稳定”。不难看出,毕业生更多关注自身发展与和谐关系,对于“铁饭碗”并不十分看重。

六成大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北上广深”真的降温了?事实上,目前这么认为难免片面,据统计,重点高校、特别是985高校的毕业生仍然更倾向于一线城市及沿海城市,去年广东省大学毕业生流入率高达15.8%(流入率=流入人数/总流动人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行业已成为毕业生们求职的新宠,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们并不看重“工作稳定”,而更看重职业发展机会及行业发展前景,所谓的“逃离北上广”实际上是被动逃离,一线城市的政策走向总体处于收缩状态,离开北上广更多的是无奈,不可只看表面趋势就定义成一线城市无人青睐。

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变革都会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人才流动的新趋势,不可否认,大学生择业取向确实在不断转变,深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催生了时下就业择业新常态。

国家政策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促成新的地域性人才流动。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中央财经小组工作会议上首提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是供给侧改革中五大主要任务之一,而最需要去库存的便是二三线城市。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较大,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完成去库存任务,纷纷制定惠民新规,例如,辽宁省会沈阳市发布《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公积金贷款、契税减免、购租房补贴等方面,鼓励沈阳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买房和租房。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出台有利于毕业生解决买房问题的政策成为毕业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就业的理由之一,此外,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收入也略高于三四线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