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事、各位同学,各位校友、各位朋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崭新的2016年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常州工学院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向广大校友和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2015年,是常州工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校的攻坚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全校师生在这一年团结一心,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共同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梦想而拼搏,在学校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年来,学校顺利实施院系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壮大学院实力,提升了资源集聚力;学校圆满完成中层干部和科级干部换届聘任,按期实现师资硕士化目标,努力推进师资博士化工程,人力资源发展从行政主导向自我实现转变,强化了人才支撑力;学校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将“严实”精神化作办学治校的实际行动,行政职能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增强了干部执行力;学校以两大《实施方案》为抓手,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加快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获批省级品牌专业;现代建筑技术综合训练中心、 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践教育中心等获批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学科考核验收,江苏省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建设实验室成功通过省级验收;获省级以上立项科研项目18项,市厅级项目近50项,获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43项,授权发明专利49件,全年纵横向科研及社会服务到账经费逾5000万元,各类继续教育收入1600余万元;与常州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启动常工新誉协同创新园项目,创建常工新誉学院,成立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规范化组织、制度化运行、常态化发展,构建具有本校特点的“阶梯式”课外实践育人体系;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招收新生3758人,毕业生就业率97.72%、签约率95%;北部新城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有条不紊推进,新的建设发展用地征用及设计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全校广大师生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共同努力,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力量和辛勤付出,展现了常州工学院守正创新、寻根追梦的新风貌和新形象。
辞旧迎新,鉴往知来。2016年,是常州工学院两个五年规划的承启之年,也是学校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常州的有为之年,学校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最难走的是上坡路,最难行的是逆水船”,新的形势召唤使命与担当,新的目标凝聚信心与力量。我们将牢牢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开放发展”理念,以“甩开膀子”的干劲、“迈开步子”的闯劲、“众人拾柴”的心劲、“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更高的台阶。
新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聚焦转型发展,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为指引,认真研究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给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守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探寻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规律,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扩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和层次,营造应用型大学独有的校园文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特的精神气质。
新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致力改革创新,加速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充分发挥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积极探索新体制新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主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
新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打造“出彩”校园,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广大师生安于本职,乐学乐教,保障师生员工的基本权益,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共享学校建设发展的成果,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常工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民齐者强,同心者胜。我们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与大家同心携手,适应新常态,绘制新蓝图,实现新发展,再创新业绩,书写常州工学院更加恢宏绚丽的新篇章!
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老师们育人结出硕果、学术再攀高峰,同学们取得更大进步、收获更多成长,全体常工人生活幸福美满、身心和谐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