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浙大教育学院主办的2016年“好教育”论坛在杭举行,吸引了全国400多名专家学者,一起研讨教育相关话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说:“我们的教育,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就是成绩。”有一次,他听到两位妈妈的对话。一位问:你小孩排名多少?另一位说,我孩子挺一般的,排78。“不用上下文联系我们都知道,两位母亲问的是孩子的考试排名。而常常排名就定义了孩子生命价值的全部,这挺可悲的。”
“著名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讲,人不是聪明和笨的差异,而是性向差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说,人是多样的,有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强,有的人形象思维能力强,但很多老师家长却是在为了考试总分,拼命地给学生补短板,而不是引导学生朝着优势方向发展。
张绪培说,除了评价多元,教育本身就该是多样性的,且没有贵贱之分。“很多老师的口头禅是,你再不好好读书,就去职高啦。”事实上,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最近五年的统计,浙江三类大学中,现在出路最好、收入最高的是高等职业教育。
对于教育未来朝什么方向走,专家意见很统一:给学生提供选择,实现教育的多样性。其实,新高考改革正是基于这一点而推出,给学生更大选择权,高中课程要跟新高考接轨,结果是压缩必修课、降低难度,原先必修课占学分的84%,现在降到了64%。“新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长处,学生选考选的都是自己的优势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说。
此外,专家们还谈到与课改有关的话题,如“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打个比方说,一个人过去学物理,后来不从事物理研究,学过的物理对他一辈子能打下什么烙印,跟没学过物理的人比会体现出怎样的差异。“一些泰斗级人物提出,现行的一些学科的难度都还可以再降,但核心素养不能忽视。”张绪培说,教育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传递知识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也是今后课改的一个大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