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院更名大学,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而已。大学,重要的不是名称响亮,而是其办学精神是否独特、深邃。
在存续了半年多之后,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再次更改。记者了解到,新校名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已经挂上。
四川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泸州医学院,2015年6月1日,教育部发文,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和原名泸州医学院相比,改名后的四川医科大学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泸州变成了四川,学院变成了大学,瞧着顺眼,想着顺心。不过,四川医科大学这个响亮的名字可谓是命运多舛,改名伊始,就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校友的抗议,其过程和是非不必赘述。
从地域角度上看,西南要比四川更为广阔,四川医科大学改名西南医科大学,新校名并未跌价。对四川医科大学的前身原泸州医学院来说,新校名存续半年多就在他方压力之下再次改名,虽然有点难为情,但依然是一场胜利不论怎么说,学院的外衣被脱下了,顺利穿上了大学的新衣。
在中国,高校很热衷更名更名的原则是高大上。高校由学院更名大学的,每年都有很多家。热衷更名的,除了学院自身,还有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高校由学院变为大学,绝不仅是更名这么简单。高校虽是做学问之地,但高校以及高校领导都有行政级别,学院更名为大学后,领导的行政级别和待遇一般会跟着提升高校领导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也有在官位上追求进步的权利,外人不好指责。而高校所在地政府和主管部门也十分乐见并积极推动学院更名大学,因为大学比学院响亮,不仅能给自己挣到面子,还有助于引进、留住高端人才,当然更重要的是能给地方和主管部门主政者政绩加分即使不能加分,也绝不会减分,何乐而不为?
很多学院更名大学,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而已。大学,重要的不是名称响亮,而是其办学精神是否独特、深邃。人不能缺少精神,大学亦是。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精神,但所有的大学精神都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具有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这其中,创造精神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高校,从建校伊始就一直使用学院的称呼,但这并不会降低它们在公众心中的名校地位和声誉。这些世界名校不是整天忙着改响亮的名字,而是忙着搞创新,这能够确保它们一直站在世界先进教育的最前沿,始终作为世界先进教育和科学的引领者。而中国的高校,虽然口头上也喊创新,但更喜欢在表面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校园面积越来越大、在校学生越来越多、校名越来越响亮,但校风越来越松散、教学成果越来越少、教育质量和水平越来越低。
毫无疑问,没有独特的又具有共性的大学精神的高校只是一具空壳。从这具没有思想和创造精神的空壳里出来的学生,可能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创造精神。每所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当每一所大学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学就不再盲目追求盖很多很多的大楼,频繁更换响亮的名字,而是以全面人才教育为使命,担负起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各方面、多层次人才的重任。
总之,高校可以并且应该拥有一个好听又匹配的名字,但不应该整天忙着改名字而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荒废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舍本求末的事干不得,切记切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