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受访者确认,当下记者仍是挖掘资讯事件真相的主力

首页 > 

高考

 > 72.1%受访者确认...

72.1%受访者确认,当下记者仍是挖掘资讯事件真相的主力(图)

72.1%受访者确认,当下记者仍是挖掘新闻事件真相的主力1

11月8日记者节快到了。当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自媒体记者”不断涌现,公众还怎么看传统的记者形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2000人参加)显示,45.0%的受访者认为,在全媒体环境下,传统记者仍有职业优势;55.9%的受访者表示优势在于团队调查,专业性更强。42.7%的受访者愿意让子女从事记者职业。但有59.4%的受访者指出,现在记者最缺少的特质就是“实话实说”。

受访者中,00后占0.4%,90后占25.3%,80后占48.6%,70后占18.6%,60后占5.7%。

42.7%受访者愿意让子女从事记者职业

调查发现,在参与调查前,53.7%的受访者并不知道11月8日是记者节,46.3%的受访者知道。75.6%的受访者能说出至少一个记者的名字,仅24.5%的受访者说不出来。

在成都市万达广场工作的李艾璘,知道有记者节,但不知道是哪一天。在她看来,记者节就是为了展示记者职业的价值。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刘鹏,并不知道有记者节,在他看来,记者节是一个行业性节日,主要是为了让更多从业者有一种归属感。

调查显示,在大多数受访者眼中,记者这个职业的普遍形象是“危险性高”(69.5%)、“压力大”(72.5%)、“收入高”(55.1%)。

“传统记者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中规中矩,为大众传递主流思想。”北京德勤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王加龄认为,记者的职业压力也要看情况。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因为要准备很多,压力自然就比较大。至于危险性,也要看记者个人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个战地记者,总是缩在后方,那就没什么危险性;如果一个揭黑记者,不敢说真话,也没什么危险性。至于收入,他觉得有影响力的记者收入应该不错,一般记者的收入可能偏低。

刘鹏认为,在当下记者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要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出去,可能还要面临来自同行的竞争、来自领导与有关部门的压力等。“记者的社会地位应该和教师、医生、公务员差不多。理想状态下,记者应该和教师一样,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陕西省某企业员工何春觉得,记者是辛苦又忙碌的。她有一次看凤凰卫视,正值叙利亚战争期间,一个记者在做现场报道,报道时明显可以听见炮火交织的声音。报道结束时,那个记者还说了一句:“某某记者在枪林弹雨中报道。”简直是用生命在报道。“至于收入高低,我确实不清楚。但我觉得这么辛苦地付出,压力与工作强度这么大,应该给予其高工资”。

李艾璘则感到,记者这个职业压力比较大,有危险性,收入也一般。“记者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也不那么受人尊重吧。不过,如果我喜欢的人是记者,我会嫁给他的”。

刘鹏说,如果自己的儿子要娶一个女记者,他不会干预,而是会说清利弊,尊重孩子的意愿。

何春则不愿意让女儿嫁给一个记者。“我觉得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就是幸福。记者这个职业可能需要在工作上付出很多,可这样在家庭方面投入就比较少。收入再高,也比不上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的温暖感”。

调查中,59.0%的受访者感觉,当下记者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36.0%的受访者感觉一般,仅5.2%的受访者感觉社会地位低。

42.7%的受访者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事记者职业,23.5%的受访者不愿意,33.9%的受访者尚在犹豫。

59.4%受访者认为现在记者最缺少的特质是“实话实说”

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对当下记者的总体评价较好,其中8.3%的受访者评价非常好。38.7%的受访者评价一般。评价差的受访者仅占8.1%。

何春感觉,她接触的记者都还比较不错。“我们县的一些青年记者,都比较认真、执着。经常为了找新闻下基层,跑到乡镇去,脚踏实地地采访”。

刘鹏也对记者总体评价不错,他认为大部分都是勤勤恳恳的。但也有极少数无良记者,这些记者往往因恶意炒作与断章取义而“出名”。

李艾璘则对记者总体评价一般。“记者应该是公正客观的,不应该成为某些团体或机关的发声器。但是,有时候企业需要做商业宣传,就会找一些记者,给他们一些小礼物,请他们来帮忙宣传”。

“很多记者都很有想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尤其是对立法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加龄感觉,以前我们国家立法可能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现在,更多记者会将采访的事实反映给立法机关,向立法机关提出一些尖锐问题来引起思考。法律通过后,记者会撰写文章使民众了解这部法律,认识到这部法律的价值,从而推动法律的实施。

调查中,72.1%的受访者确认,在当下记者仍然是挖掘新闻事件真相的主力。仅28.0%的受访者不这么认为。

对于这个问题,刘鹏说:“真相往往只有一个,记者确能起到推动真相挖掘的作用。比如,某地发生了爆炸事故,记者去采访,局长说‘调查研究后通报伤亡情况’。记者就这么写了。市长看到了马上给局长打电话,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什么叫调查研究后通报?研究什么?马上通报’。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在发挥着推动社会真相挖掘的主力作用”。

但刘鹏感觉,当下记者最缺乏的可能是一种气场。这也许跟体制有关,记者往往不是那么独立,这使他们难以拥有还原真相的气场。

“我盼望记者能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能够说真话。我觉得这也是当下记者最缺乏的。”王加龄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记者受到的诱惑太多了。如果记者没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很容易被贿赂,选择性报道只会让媒体的公信力逐渐丧失。

李艾璘也希望记者能更有社会责任感,在她看来,记者应该是客观、中立的,他们应该还原事情的真相,保持独立性,对社会对民众负责。

在受访者看来,现在记者最缺少的三大特质是:实话实说(59.4%)、良好的职业道德(54.0%)、质疑的精神(37.5%)。

接下来还有:新闻敏感性(29.2%)、新闻独立精神(28.6%)、调查研究精神(27.8%)、反操纵能力(24.5%)、独创精神(21.7%)等。

45.0%受访者认为全媒体环境下记者仍有职业优势

全媒体环境下,“自媒体”大量涌现,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并进行传播,那么,传统的记者还有职业优势吗?本次调查中,45.0%的受访者认为仍然有职业优势,17.1%的受访者认为已经失去优势,38.0%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当然有优势了。传统记者与一般公民认识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切入角度也不一样,他们的写作与报道也更能唤起民众的意识。普通公民这种片段式的报道,有时不清楚前因后果,往往可能被人利用。”何春说。

调查中,55.9%的受访者认为,全媒体环境下记者的职业优势体现在团队调查,专业性更强。45.2%的受访者表示传统记者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专业知识的解读,41.9%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记者的优势是引领社会舆论的能力。

李艾璘也感觉,传统记者的优势在于,第一,更有新闻敏感性;第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记者对于事件的解读会不一样;第三,有良好的资源平台,更有公信力。

王加龄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如果传统记者能够不断进步,适应时代的发展,还是有优势可言的。“他们说理透彻、逻辑缜密,文字令人深省,能够迅速捕捉到新闻,谁能说他们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呢?”

他感到,在当下,记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挑战在于记者能否抓住这个大变革的机会,打破已有的模式,放下已取得的成就,敢于“革自己的命”。

调查中,38.0%的受访者表示记者的职业优势在于,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准则。33.7%的受访者认为是能够主持公共议题讨论。30.2%的受访者指出是具备报道的公共性取向。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我最想对记者说:勇于坚持该坚持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将自己的行业优势发挥到极致。”王加龄说。

何春想对记者说的是:“坚守,责任,担当,希望各位记者越走越远。”

“当记者不容易,我钦佩你们的坚持。” 李艾璘说。

“越伟大,越平凡。” 刘鹏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