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小王子”杨天宇:背影 致青春

首页 > 

高教

 > 兰州大学“小王子”杨...

兰州大学“小王子”杨天宇:背影 致青春(图)

兰州大学“小王子”杨天宇:背影 致青春1

后视镜里的世界,越来越远的道别,你转身西北,侧脸还是很美,我用眼光去追,竟听见你的泪。 带着些许的不安、些许的愉悦,这是18岁的杨天宇踏上火车后的一次远行。从东北到西北,沿途变迁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颗奔腾的、努力向上的心。偶然与兰大的邂逅,留下斜阳下的投影,正如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所写,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列车缓缓驶出哈尔滨,与此同时,曾经休眠的梦想也开始在杨天宇的心中复苏。大学,于杨天宇而言,摆脱了高中应试的桎梏,使得他可以拥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去投身于自己热衷的活动。诚然,本身兴趣爱好极其广泛的他,当有合适的机会提供时,更是没有推脱的理由,努力为自己提供一个成长、锻炼的舞台。从院学习部部长到院足球队队长,参加了院辩论赛、排球队、乒乓球队等一系列活动,他始终相信多给自己一点可能性,就多点成长的色彩,想要百倍的索取,必须要千倍的付出。于是这个校园里又多了一个疾行的背影,多了一个射门的精彩,多了一份简单向上的力量。他也由此成为了外院公认的全能小王子。值得一提的是,杨天宇在2014年随校健美操队参加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问及那是怎样的一种态度让这么一个外人看来以忙碌的社团活动去麻痹学习神经的人,做到了处理各种活动游刃有余,同时专业课成绩也没有成为束缚时,杨天宇笑着回答:我只是习惯把别人睡懒觉的时间花在奔跑上。于是别人看到的,更多是急匆匆的背影。人生中总有自己一些事是别人所不理解的,但是明确自己想要的事去做好,道路没有好坏,只有选择这条道路的人是否适合这条道路而已。诚然,他不能简单用既来之,则安之的论断去断言,他自己更倾向于一种向上的态度,认为青年要成才,打铁还需自身硬。谈及专业,他也并不否认当初被调剂时的无奈。但是,放弃一词早已被不服输的背影所取代。忍一忍,就这么过来啦。他说道,一年前的自己或许更多的有憧憬与幻想,但一年的磨炼也让我更明晰地认识了大学和自己,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列车在鸣笛中,缓缓驶入兰州。大学生涯,也就在此刻徐徐拉开了帷幕。对于兰州大学,朴实无华是它给杨天宇的印象。屹立于西北一隅的兰大,在他眼里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杨天宇眼中,兰大的图书馆和游泳馆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图书馆是以西北的三座名山之一昆仑山命名,以此来激励学生投身于西北的建设,鼓励他们成为可以傲视群雄的英才。学校的部分硬件设施虽有待加强,但作为一个洗礼灵魂、升华道德的圣地,学校对于图书馆的投入丝毫不会吝啬,现其藏书量也堪称西北之最。他娓娓道来,详细地介绍了图书馆各层情况。当然,他也是图书馆的常客,奔走的身影亦是如此匆匆。同样,游泳馆对于他而言,也是一块不可或缺的宝地。从最初的诧异吃惊到后来的强健身魄,在游泳馆的时间里,他看到了学校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我从没想到在相对缺水、偏于荒芜的大西北,竟然会有这般国家级别的游泳馆专门为学生提供场地,以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本身倾向于体育运动的他,更是深深爱上了这片热土。

有些事,简单点,就好。这是他对于偏向于功利化的社会和过于浮躁氛围的大学的选择。放慢步伐,这不是一种逃避或是不竞争,而是一种萃英精神。社会就像是远处的萃英山,北风来时尘土飞扬,但是也总有一股绿色的力量抗衡着单色的趋向。兰大学子,萃英山脚,唳鸣天穹,不停向上。正如鲁迅先生在《热风》中所写,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炬火。兰大学子也会在没入黑夜里月亮旁,闪烁点点星光。虽然没有阳光的普世温暖,却也是星星的燎原之火。

一年的大学生涯,杨天宇留给兰大的不仅是忙绿的身影,其中包含的更多的是对于青春的无悔与致敬,对于时间的珍惜与热爱。的确,每个人的大学方式不同,选择的道路不同,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与众不同,只要向上,一切且有可能。暂时消磨的青春落寞与迷茫,并不可怕,但是一旦少了自我的认知,那只能是人云亦云的浮标。大学是包容多样的,肯定自我态度才是我们的追求。青春,本该无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