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找到适合的工作,除了具备相关技能,保持良好心态也很必要 图片由同济大学提供
一年一度的大学就业季,又来了。
经历了最难就业年和更难就业年之后,2016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记者近日在多场校园招聘会现场发现,大学生们的求职焦虑仍未减轻。
困局
高校毕业生仍感觉就业难
经济下行明显,大企业都减少招聘了,找工作能不难吗,在同济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该校环境学院研究生小邢深刻感受到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在这场招聘会上,与同济优势学科对口的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等大型国企依然参会,但招聘名额大幅减少。同济就业办介绍,往年仅上海建工集团每年的大学生招聘计划就达1000人,今年则降低至500人。
不仅诸如中移动、中石油之类的央企、国企用人减少,跨国公司、普通外企在招聘会上也很少露面,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小微科技公司、服务公司,诸如资产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咨询乃至P2P、O2O。小华是同济汽车学院的毕业生,在她的概念里,大学生就业,就该去国企、外企或者是当公务员,尤其是985名校的毕业生。她原本计划找一家外资的汽车零件企业,可今年的招聘会上,遍地都是小型的服务企业,已经难觅外企的踪影。小华告诉记者,有两家网络汽车租赁公司看中了她的简历,但是她自己和家长,都希望成为一家外资公司职员,总不能在一家租赁公司当销售吧。
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指出,不少同学就业仍执传统、固有的思维,这正是大学生所谓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徐迅介绍,此次招聘会共409家用人单位进驻现场,数千个不同类型的职位虚位以待,需求人数达8244人。人才总体需求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事实上,大批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在招聘会上设摊,求贤若渴,但多数毕业生对它们不感兴趣。同济科技园的一家孵化企业负责人称,毕业生过来首先问能不能解决户口,在他们的眼中,微小科创企业不仅解决不了户口,而且还不稳定。这家企业开出万元月薪,很期待校友加盟,却少有人问津。
岗位
不挑不拣 人人可实现就业
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李长治负责分析全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他透露,截至10月底,共有29000余家用人单位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进行了高校毕业生用人需求信息登记,而2016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数仍保持在17万人左右。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李长治说,这意味着上海面向大学生的岗位供给充足,大学生如果不挑不拣,人人可以实现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总量不足,仍是结构矛盾。岗位摆在那里,学生不愿意、不喜欢;而学生、家长心仪的行业,岗位明显萎缩。李长治分析,今年以来,伴随着经济下行及外贸滑坡,传统制造业、金融业、外贸出口及外资企业,用人需求都在明显下降。与之相反,小微企业、创新企业、服务企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岗位数量大幅增加。
今年6月底,市教委面对2015届高校毕业生的一项就业调查数据显示,与以往相比,企业平均招聘规模下降,小微企业日益成为主流,超过需求总量的60%,成为毕业生就业岗位提供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的用人需求有所下降,尤其是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下降明显。市教委调研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当前仍是毕业生就业首选,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小微企业不了解、不熟悉,担心其前景难测,这种用人单位的结构性不平衡,造成了部分学生就业难。
经济转型,对大学生而言,就要适应就业新常态。何为就业新常态?李长治解读,就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大企业、大集团用人需要将持续下降,国企、外企、公务员将不再是大学生毕业的主渠道,小微企业、众创企业、网络企业才是未来大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