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王老师,您好。今年是兰州大学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六十周年创立六十周年,我们开展了系列访谈活动。您作为核学院的教授、副院长,能否谈一谈您的感想?
答: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兰大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理科核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自1955年8月13日高教部批准在兰州大学建立物理研究室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为国家培养了近四千名核科学技术人才。他们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核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生产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一批杰出人才,他们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还有一些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骄傲。
问:您也是兰大毕业的吧?
答:是的,我是兰大现物系核物理专业1979级学生,198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那里整整工作了20年。2003年从德国回来后,通过兰大萃英人才计划回到母校工作。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时,我担任副院长,主管研究生培养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2008年到2013年,我又在学校外事处任职,负责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013年又回到核学院主管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
问:您先后在科学院、兰大长期工作,又多次在德国、日本长期留学、工作。到兰大之后您又参与了学院和学校外事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否结合您个人的经历,谈谈对我们高等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答:我非常愿意就教育和教学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思考,也可以介绍一些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和感想。
图2:在匈牙利参加第26届固体中原子碰撞国际会议(ICACS26)
图3: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访问
正如您前面提到的,我在大学毕业后的32年间,1989年去德国留学,1996年又去日本大阪大学做过客座研究员,也就是访问学者,2000年再次去德国,做了近三年的马科斯普朗克客座研究员(马普学者)。在学术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又短期访问过三十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国际顶级大学、研究机构。我确实感受到了中外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科学研究水平上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在高等教育、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比我们要早起步数百年,他们的教育、科研体系非常完善,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晚,至今也只有120年,现代科学研究体系建立只有几十年。尽管我们过去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
教育一词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写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前者讲的是传授与传承,后者说的是养育与教化。英文中的Education(教育)其实就是指对人们的培养、启发和引导。英语里以字母e开头的词,通常是指由内及外的意思。如:exit (出口),explosion(爆炸),explore(探险)等等。Education的内涵也就是指通过一定手段将人的自然属性和潜在能力唤醒、激发出来,使其成为现实的一种发展状态。所以,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先生提出教育在燃起一把火,而不是给一桶水。最好的教育就是激发人们自身的内力。因为,只有将受教育者内心的学习动机、愿望激发起来,才能够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熊熊燃烧。反之,灌输式的教育灌进去的是水,它浇灭了受教育者内心的火,断送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进取精神。
我认为知识由四个部分组成,有书本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还有工作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的智慧总结,可以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活动和自我阅读获得。但生活、社会、工作知识则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活动。应试教育模式往往是以高强度的书本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为主要方式,将学生囚禁在书山题海和课堂校园里,以读书替代学习,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应付考试,核心目的是获取文凭,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走出校门的学生严重缺乏生活、社会和工作知识,更谈不上能力了。毕业后面对复杂的社会和生活往往手足无措。
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力更为重要。汉语很有意思,知识是一个名词,但是把这两个字分解开来,却是两个动词知和识。知是认知、学习的过程,是对前人产生的信息、资讯的学习、掌握和占有的过程。识是运用自己拥有的信息、资讯,产生个人的思考、观点和判断的过程。因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源于识。如果我们的教育更能关注于识的开发,更注重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就会更有效率。
问:那您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我认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人格的构建、智慧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做人的态度、精神、信仰、道德和操守,是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集成。智慧是什么?是观察力、思辨力、判断力和决策力的集成,能力则是执行力的体现。好的教育先要立足于育人,首先要立足于培养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仁爱、爱人的公民,然后才是在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培养人的观察、思辨、判断、决策能力,最后才是培养、提升被教育者生存、发展的专业技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初曾经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他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不久前,美国耶鲁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说过本科教育的核心在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大学教育的失败。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一种素质,他们应该干什么像什么,干成什么!这就是世界现代教育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教育必须去功利化!
问:看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反思。
答:前几天读到台湾一位校长高振东先生的讲演,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应该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他说得很对,如果通过教育使得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离成功不远了。我是(甘肃)省政协委员,所以建言献策,这也是我的职责和义务。
问:您的这些思考和精神非常可贵。但作为一名老师,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做了哪些尝试,去改变对学生的培养?
图4:王铁山团队在兰州国学馆大成殿举行毕业纪念活动
答: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道德、道行、智慧,就是启发人的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授业就是授人以鱼,教学生知识、技能,培养他们有一技或几技之长,使其自强、自立。而解惑则是指导和帮助学生摆脱困惑、走出困境。所以,我借鉴古今中外先贤、智者的智慧和方法,在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中开展了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在本科教学方面,2007年我响应学校的号召,率先开设了一门通识选修课《人生物理学》。后来基于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和人生感悟写了一本书《人生悟理透过物理看人生》,作这门课的教材。这本书2013年被《光明日报》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高等学校出版社书榜推举为第一榜第六本书。其他九本书分别是林毅夫、罗国杰、张岂之、路甬祥、寒震、杨庚、达芬奇(意大利)等国内外名家、大师写的。我只是一个兰大的核物理教授。基于这本书,我目前已在国内外数十个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做了几十场专题报告,传递我对人生、社会、爱情、婚姻、家庭、教育、学习、工作、生活和自然的物理学解读。社会反响很好,听众累计有数千人。迄今已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讲授了九次课,是目前选课率高、反响好的通识选修课之一。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慕课和出英文版书,希望能够在全国公开授课,并在国外出版。
图5:《人生悟理透过物理看人生》
这其实是一个本科通识课教学实践。我希望在哲学的框架下,跨越文理的界限,将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手段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启发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启迪人们的智慧,让人们更乐观、豁达、自信地生活、学习和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也必然会和传统的教学思维发生碰撞。但学生和社会的反响给了我支持和信心。2013年8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专稿书评物理:人生道路上的一缕理性阳光评《人生悟理透过物理看人生》,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推介。
另外,在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我努力推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穿插教材之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大学生已具备一定自我学习的能力,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钝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会逃课?是不是我们的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老师只有讲义和参考书,不指定教材,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很多最新科学技术进展穿插其中,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大量使用教具、影视、实验、讨论,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很高,谁不来上课就学不到东西,也就很难通过考试。因此,外国学生很少有逃课、上课睡觉现象。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博学多能的学者,应该围绕授课大纲,拓展授课内容,讲教材外的知识,教无字的书。因为最重要的知识和智慧往往来自于生活和社会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但是,由于思维和行为的惯性,一些同学习惯于过去十几年被动式、灌输式的学习,可能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为了考证这些教学尝试的效果,我在每门课结束前都征集学生对授课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请大家送我一句话留作纪念。目前已收集了千余份《教学信息反馈表》,是珍贵的历史记录。
问:王老师,你的这些教学方法和思考确实很新颖,是否有推广的可能?
答:讲课有四种境界,分别是读课、背课、讲课和侃课,当不少老师还停留在读课和背课阶段,你要求他去侃课,是做不到的。甚至于可能侃得漫无边际收不回来。所以,目前还不宜推广。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导师有充分的自主权,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图6:研究团队合影
我现在有一个由9名教师和20余名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图6)。研究团队内打破了导师的界限,实行导师小组制,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个人兴趣,让他们自主选方向、课题,同时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在运行中我们实行例会制,每两周开一次大例会,全体教师和研究生都参加,全面总结、安排实验室的工作,并安排1-2个学术报告。这样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同学们可以彼此交流,了解其他人的工作,学习别人的思维方法。硕士生三年可以听60个、博士生在学期间可以听上百个专业报告。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大家在本领域的知识面,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思辨能力。不开大例会的那一周,各研究方向召开小组例会,落实具体工作,解决研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加深自己研究方向上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博士生,我每周和他们见一次面,了解工作进展,有事讨论,无事简单说上几句。
除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之外,我们团队内部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自主开设专业课,由研究生自己组织,老师、研究生分工、讲授,共同完成一门课的学习。近年来,我们先后开设了《固体物理导论》、《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科学基础》等专业课。大家在学到了与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研究生们的讲课能力。最近我们又开始《科学研究方法》讲座,由我和其他老师共同讲授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经验和体会。
图7:团队之歌
我们团队的理念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科学研究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手段,培养社会认同度高的有用之才。为了弘扬团队精神,记录团队的成长历程,传承团队的科学与文化,我们每年编撰一本《年报》,记录团队成员和已毕业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进展,报道实验室国内外合作交流的动态,记录团队的动态变化,同时,还留一部分篇幅,由老师和同学们抒发个人的感想。每期年报的封二印的是我写的一首诗:我有一个梦想,在物理的天空翱翔;我有一个愿望,将科学的生命延长;我有一个期待,让种下的桃李芬芳;我有一个追求,让思想的火花绽放。这首诗抒发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理教师的理想和追求,我请甘肃省的一个书法家写成条幅,挂在我们实验室的墙上作为团队的理想和追求。封三是每年在兰州市国学馆举行毕业纪念后的合影照片。封四是我们在毕业仪式上在孔子像前朗读的《祭先贤辞》。这本年报已成为我们实验室交流的平台和成长历史记录。通过它也构建了往届毕业生和在校师生之间的学缘和学脉关系,对同学们后续的发展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起到了助推作用。
图8:特殊的毕业仪式
问:王老师,我看过你们的年报,办得很有特色。记得您还给我们档案馆赠送过一本《文化沙龙文集》。
答:是的,在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感到现在的学生人文修养不足,表达、沟通能力不够。近些年来,教育越来越功利化,文理分科,使得我们理科的硕士、博士,人文思想、人文修养不足,导致我们的学生文章写不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问题比较片面、肤浅。做事情比较功利,只是急着发文章,急着找一个程序模拟模拟,出点数据,然后发几篇SCI文章,一区、二区、三区的文章,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其实你会发现,人走向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养,而综合素养源自于教育。因此,我们在实验室建立了图书资料墙,除了专业书、工具书之外,我们还购置了很多历史、文学、哲学书籍,包括小说、《读者》杂志等,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博览群书。
图9:学生工作室图书墙有大量非核学专业书籍,俨然一个图书室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修养,我们每两周组织一次文化沙龙,除了不谈政治之外,其他所有的话题都可以讨论。老师、同学自愿参加。自开办以来,已经组织了数十场。前年我讲了《我爱你中国》。后来我又讲了《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肯尼亚东非大裂谷。2014年我作了第一讲《教育漫谈》,谈教育,什么是教育,我们教什么,育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等等。谈一些对教育的思考和理念。还做了一些中外教育的比较。其他老师、同学有的谈音乐,有的谈诗歌,有的谈历史,有的谈经济现象,房地产、世界杯、屏幕病、人生观,谈互联网时代等等,还有谈访问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后的感想。如果一个硕士生在这里待三年,他可以听60个报告,你看看他将有多宽的视野,多宽的思路;如果博士生待上五年、六年,他可以听一百多个报告;如果一个老师在这里待了多年,他自己也做报告、听报告,你看他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提升。
每年年底,我们将主要报告的PPT讲稿编撰成集。这个就是我们每年文化沙龙的PPT文集。我会给每一集都写一个序,这一集(2014年)的序我写的是文化构筑灵魂。我们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不仅要有文凭还要有水平;不仅要有学历,更要有能力。在人生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说我们搞文化沙龙,为理科的学生提升文化修养、开拓视野。现在《文化沙龙文集》已成为实验室文化交流的记载,并作为礼物送给已毕业的学生和来访者,与大家共勉,非常受欢迎。
有人说,你们理科的实验室搞人文讲座,是不是不务正业。我不这么认为。在编撰文集时我写了四句话人文构筑灵魂,科技促进发展,艺术提升品位,文化丰富生活。这就是我们的认识和理念。人文修养是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是指做人的基本理念、思想。而且人文修养决定了人最终是不是一个有才能、并且有贡献、有责任的一个人。所以说,我们实验室在教育理念上,更强调理科学生既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更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作为一个优秀的学者,他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懂文学,通艺术,善运动。但是我们现在的差距还很大。
图10:历年的工作年报及文化沙龙汇编
南怀瑾有一句话,我改写了一下,写成了一个对子:道为骨,儒为表,真为本,大度看世界;才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横批是道德文章。道德指做人,文章指做事。所以说,光会做事不行,更要会做人。做人的关键是有道,有了道行的人就会淡泊名利,淡泊了名利,自然就会大度看世界。有才能、才学、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更要有思想,这些本领都有了,当然可以从容过生活啦!我把这句话印在文化沙龙文集的扉页上,作为团队的座右铭。
除了文化沙龙之外,我们团队还经常组织文娱体育和各种集体活动。研究生们自己组织,自愿参加。这样,学生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形成了团结、和谐、奋进的团队氛围。大家互相帮助,师兄弟之间的关系很融洽。这十几年来,没有一个学生到我这儿说跟谁闹了矛盾、打架了、吵架了。更多的是他们有些困难,偶尔有些烦恼来找我谈谈,内容不局限于专业上的,很多是生活中的、或者就业上的问题、爱情婚姻问题,都可以交流。我觉得老师的作用,最重要的不是给学生教会什么东西,更多的是教会他们一种思考的方法,教会他们处理问题、思辨问题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渔,而不是给他灌输了多少知识,手把手教了多少技能。那些是必要的,但不是最根本的。根本的是要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工作,教会他们学习,教会他们自己完成任务。这样的话这个学生走出社会,走进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独立的人。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还开设了一些特殊的能力训练课。如用英语作报告、唱卡拉OK、学习游泳,就是我给学生们开的三门附加课。硕士生在二年级时要用英语作报告。一个专业人员要从事教学、国际交流,说英语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国际交流也比较多,经常来外宾,他们每个人都要能张嘴说。硕士二年级就在我这个小seminar room(学术研讨室)由他们作报告,要锻炼他们去讲。唱卡拉OK既可以娱乐生活,更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公众面前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游泳是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课都将在他们毕业时考试,多数同学都做到了,而且一些同学在毕业后从中受益匪浅。
我们实验室对外合作交流比较频繁,正常情况下总有七、八人在国外留学、工作。我希望每个博士生都应该有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经历,积极推荐他们到国外留学。实际上,我的多数博士生都出过国。因为国内的实验条件有限,我们需要借助国际合作来拓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也想培养我们的人。更重要的是派他们出国之后,都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然后把那些新的文化、研究方法、理念带回来。
问:听说你们每年还举行毕业仪式?
答:是的,每年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后,我们都会在兰州市国学馆为他们搞一个纪念仪式。这里有一个合影(图6),照片中碑文所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都是很好的国学的精神。在孔子像前,我们要朗诵《祭先贤辞》。其中描述了国学馆的场景,同时也抒发了作为一个学人要继承先贤的遗志,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愿望。另外,我还给他们赠送三样毕业礼物,一个就是我写的那本书《人生悟理》。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说过的那个他们朗诵过的、有我签名的《祭先贤辞》,我给加一个红封皮,那是独一无二的。再一个就是这个水晶盘子,这个盘子的图案跟我那本书的封面一样,是一只眼睛,中间印的是地图,站了一圈人,然后蓝色是大气层、宇宙,透过这只眼睛看天地人,看世界,看宇宙。也就是我们要胸怀祖国,放眼全球。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揭示自然规律的一个窗口。在底座上印的是我们的队训。这个背面是最重要的,刻上了毕业生的名字、毕业年份、取得的学位,我用刻刀亲手给刻上,这是水晶的,很硬,我刻不好,但是我认认真真给他刻下来。这就是给他的独一无二的礼物。这是老师送给他的一个永久纪念。我希望他们都有一个水晶一样的心,有水晶一样的光明前途。
图11:向毕业生赠送特制纪念品
问:你所做的这些非常让人感动。这些礼物对学生非常有纪念意义。您的这些做法有没有想过向核学院或学校推广?
答:无法复制。因为核学院不止我一个教授。对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法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方法,这也是大学特点。大学应该讲究文化的多样性、观念的多样性、思想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这就是大学。所以说,我可以在我的团队里去推广,大家也认同。但是我不能在核学院去强行推广,尽管我是核学院主管科研、对外合作交流的副院长,过去也管过研究生培养,但是我只能在我的工作中尽量地去宣传、推动,但是我不能强制。更不用说在学校层面。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未来最需要的,没有丰富性、没有多样性就不会有创新。其他老师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取所需。但是最重要的是培养合格的人。
图12:向每位毕业生赠送的特制纪念品
问:您最早的学生是哪一年毕业的?现在已经培养了多少研究生?以前培养的学生现在都在哪里工作?
答:我2003年到学校工作,最早的博士是2009年毕业的,硕士2006年就毕业了。我名下培养的博士、硕士(生)加起来已经差不多有七十名,包括正在读的,这个年报上有他们的名单。已毕业的学生,在国外有几个,在国内就业的,多数在科研院所、核工业集团公司、高等学校和环保系统工作,遍布全国。他们整体上表现都挺好,恋爱、婚姻、工作大体上都还顺利,个别的一开始遇到一点困难,后来都解决了,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的。所以说,他们都愉快地工作着,幸福地生活着。个别进步快的已经当教授了,当副教授、副研究员的已经有好几位了。这一点我心里还比较满意。
如果说2003年我来到兰大时种下了一颗小树苗,现在已经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了几十个果,他们又在国内外生根发芽,长成了小树,将来他们再培养更多的人,那么就会形成一片林。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老师的梦想、期望和骄傲。
前面关于教育和我们的一些实践,已经谈得很多了。最后,还是回到核学院的发展上来吧。我们学院历经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我们当下的业绩。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前启后,努力开拓、创新。在未来的一个甲子中,把学院办得更具特色,为我国核科学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但那个时候,我们可能都已不在世了,但我们的知识、思想、理念、精神将会得到传承。
问:谢谢您的讲述。也祝核学院和您的团队在未来的教学、科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答:也非常谢谢你们的访谈,你们的口述历史访谈做得也非常有特色。
【人物简介】
王铁山,男,1962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现任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979年考入兰大现物系核物理专业,198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2003年从德国回国后,通过兰大萃英人才计划回到母校工作,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任副院长,主管研究生培养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2008年到2013年在校外事处任职,负责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013年又回到核学院主管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现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甘肃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在三十余年的科研实践中,先后主持完成了国际合作4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防基金4项,中科院各类基金课题4项,教育部基金1项,横向课题10余项。同时,主要参加了多项国家、国防项目。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各类学术文章100余篇,其中,刊物文章40余篇(SCI、EI收录),国际会议文章逾30篇。参加国际会议30余次,在国内外做邀请报告40余次。累计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讲授各类课程7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