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外合作办学:不出国的留学究竟值不值

首页 > 

高考

 > 聚焦中外合作办学:不...

聚焦中外合作办学:不出国的留学究竟值不值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成为常态,渗透到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11月6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由神州学人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15中外合作办学微论坛上如此表示。他认为,教育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就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专家说:

满足了部分百姓需求

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很多,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钟秉林表示,这些机构办学逾十年,基本上高考录取线都在一本线之上。即使这些学校一年学费8万元左右,仍然供不应求。这说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满足了部分百姓需求。

事实上,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显得特别受宠。前年,上海纽约大学正式在海外招生,生源火爆,学费甚至比一般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更贵。去年,昆山杜克大学研究院正式对外招生,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也正式投入使用。今年,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共同组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机构也已经落地深圳。

“要加强教育国际化,就要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且促进双向交流,任何交流只有双向互动才有生命力。”钟秉林同时认为,不管是出国留学,还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二级学院,要想办得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就一定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教育资源应该通过市场来配置,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中国的教育市场非常大,只要满足了一部分百姓需求,学校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院校说:

培养骑在疯牛背上的人

“中外合作办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只是在中国办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而是全世界对教育的重塑,并给了一所新大学以机会。”作为论坛院校代表,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表示,这种新大学重新定义大学,并且不用跟随和拷贝别人,而是引导未来高等教育。

席酉民认为,解决全球性国际冲突、遏制文化冲突甚至经济下行趋势,需要的是能够骑在疯牛背上的人,而且这些人才是未来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培养既有跨国领导力又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驾驭难以驾驭的组织的人。“现在看来,擅长考试的人,出去后一定无法骑在牛背上,因为他很温顺。”

跨文化、跨专业、跨界,才可能形成能够在未来骑在疯牛背上的人,而这也是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代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在努力的方向。该校有国际创新岗位研究院,帮助学校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并培养人才。在席酉民看来,做好一个优质的生态系统,各种资源就会被吸引来,社会就会形成互动,而大学相当于发挥一个媒介的作用,与世界互动并影响着世界。

学生说:

“把90度的水烧开”

在某央企工作的栾茗乔是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毕业生代表。她所就读过的莱姆顿学院,采用的是外国大学的教学大纲和英文教材。

“如果不是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我可能没有现在的国际化视野,也不敢想象有一天会读研,并最终进入央企工作。”栾茗乔表示,学院很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概念——“把90度的水烧开”,因为学院招收的本科生很多都在本科线上下,所以学院将他们比作90度的水。事实上,栾茗乔很多同学都在4年中被烧开了。

栾茗乔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英国外教,用英文给他们讲中国历史。他有一门课程,要求只能有1/3的学生去上课,并让学生抽签决定。抽到签的人为A,A上完课后回来给B讲,然后B写作业,最后由C去参加考试。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李雨阳与栾茗乔有着相似的感受。“在我看来,在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习确实算得上是不出国的留学。”李雨阳表示,他大一入学就开始学法语,而且在大一下学期就有法国教师用法语教授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同时,他们也接受了国内教师的数理教育,两种教育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数理教育的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确实能够提供优质的中外教育资源,但是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选择这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时也需要特别注意,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李雨阳建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