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重回原点 育人为本

首页 > 

高考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重回原点 育人为本(图)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重回原点 育人为本1  

贵州省瓮安县江界河中心完全小学教师在教孩子们剪纸。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又一程“世纪之旅”开始了。

当德国政府在201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宣布工业由自动化生产的“3.0时代”转向智慧生产的“工业4.0时代”时,以实现机器与机器“互联”对话的“中国制造2025”,也像一支拉满弓弦的箭,正蓄势待发。

这意味着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海图上,以机器人革命、3D打印、智能制造等为标志的新工业化浪潮,已然成为各国综合实力兴衰消长的新航标。全世界都在追问: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快速变化的世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不断考问着中国这个人力资源大国。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教育规划纲要,启动了本世纪以来第一轮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改革,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征程。

十年之期的教育改革进程已然过半,改革也将面临一场“期中考”。过去5年,中国教育沿着教育规划纲要划定的跑道跑出了多远,家长、孩子、社会都在期待一个回答。

重新回到育人为本轨道

围绕育人的核心命题,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对于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纠结,成了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心结。这位老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地向中央领导谈及他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之问,始终缠绕着无数中国人的心。它揭示了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残酷现实,又提醒无数教育工作者、家长停下盲从的脚步,回头检视我们传统教育的陈弊。

然而,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分数压倒一切”“孩子分数不好,就上不了好学校”的社会现实认知面前,我们曾经所追求的素质教育理念被以分数为圆心画圆的现实击得粉碎,我们曾经建构的教育理想被现实撕裂成一块块凌乱的碎片。孩子们“上学比上班还累”的现实,迫使我们重构价值观的教育改革,不得不一次次地选择重新出发。

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无疑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次价值纠偏。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育人的核心命题,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家庭,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以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指针的教育改革。

为革除多年来升学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弊端,2014年1月14日和28日,教育部先后推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和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改革试点。19个重点大城市一市一案,分别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截至2014年,全国19个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4.5%,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初步得到遏制。

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是适合学生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对于育人过程中类似的导向问题,一直以来缺乏相对统一的价值共识。

在2013年3月7日的全国两会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动情地和与会的1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聊起自己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并配套发布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这项被称为“绿色指标”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考查学生的发展状况,扭转了此前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

思路一变天地阔。在“绿色评价”的指引下,上海市等30个地区作为改革实验区,分别为各自地区的义务教育开展“全身体检”。

这只是教育评价变革的发端。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200多年考试传统的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既是牵引教育各项改革的“火车头”,又是引领教育观念转变、变革人才培养方式的风向标。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变革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它不仅系统回答了现行考试招生制度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等根本问题,还第一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中国教育从传统的应试倾向重新拉回到育人为本的轨道。

这既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次试答,也是中国教育面向未来的一场“赶考”,更是中国教育面向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次价值确认!

袁贵仁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比喻成“路”:“我们现在就是想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理想的发展道路,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岔过去。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要修更宽的路、修多样的路,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就像坐了汽车可以换火车,坐了火车可以换飞机,坐了飞机还可以换轮船,最后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2014年岁末,教育部等部门连续两天密集出台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以及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4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配套文件。这意味着育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被推上了“快进挡”,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发展也从此有了“导流渠”。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教育正在一步步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逐步回归人本育人的功能

不久前,上海某中学一名爱好文学的高中女生告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语文课上教师提醒学生:“当你看到一首唐诗时,就要想到我从四个角度考你。”

“我们不是让孩子去赏析唐诗,让她去感悟和欣赏唐诗的美,以及流淌在诗歌中的灵性,而是用结果来制约过程的教育,这并不符合我们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尹后庆说,“我们今天改革的核心目标,必须更加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思维训练。”

事实上,不论体育、德育、艺术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理想的人、有道德的人和堂堂正正的人。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确立了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并将素质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落实到个体层面,其实就是对教师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落实到社会层面,则是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公平。这也是中国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政策靶心”。

人们还依然记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既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又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人们不会忘记,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2014年教师节的前一天,习近平在北师大再次提及“人生扣子”。习近平说,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引领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围绕“扣扣子”,中国教育改革的“工具箱”里准备了足够的“工具”,以扭转多年来学校教育的畸形育人观。

——针对中小学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沉疴,2011年,以义务教育19个新课程标准发布为标志,教育部再次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减少课程容量,降低课程难度。

——针对社会上愈演愈烈的幼儿教育的拔苗助长倾向,教育部于2012年10月发布了《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趋势。

——针对德育教育理论与实际脱节等老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三大工作目标、五大统筹任务、十大改革举措,深化各学段的课程改革,强化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并将其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

——针对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下降的现实,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面,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语委实施了“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重大公益性项目。同年12月,“中华经典资源库”一期项目成果向社会发布。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中国教育正在一步步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逐步回归教育的人本育人功能。在浙江,学校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把更多课程的开发权还给教师,把更多课程的设置权给了学校;在北京,启动实施了高中、高校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的“翱翔计划”,让学有余力的优秀高中生走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伴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实际上,科学、可持续的教育,应当帮助每个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这正是教育人本育人功能的回归!

人才培养机制的系统改革

一系列改革的扎实推进,为科学育人打开了良好局面

“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2010年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时,袁贵仁一锤定音,许下庄严承诺。

此后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一路披荆斩棘,向前开掘,育人空间不断打开。

9个数字要教两个星期!这是山东省乳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郑纳揭露的特殊学生群体接受教育的现实,因为聋哑生、智障生的先天缺陷,他的工作“重复、重复、再重复”,几近“机械式”!

如果说上帝为这些“弃儿”关上了一扇门,教育能不能为他们打开一扇窗?2014年1月8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启动实施。就在这一年,教育部推进“全纳”教育,加大随班就读力度,并首次在高考中为盲人考生专门研制试卷,首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实行残疾学生单考单招,首次专门设立残疾人中医专业硕士学位。

“首次”,在特殊学生群体身处的黑房间里投进了阳光,窗门一点点被打开,曾掣肘特殊教育发展的阴霾正逐渐散去。2014年,“提升计划”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加快落实,特教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从平均2000元提高到4000元以上;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2.1亿元,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项目;加强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推进了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

“现在我们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军发出了欣慰感叹!自教育规划纲要启航以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孩子创造成才空间。中职与高职的通道被打通,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被拆除,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吹响了集结号。

大斧凿冰,严冬已去,曾是薄弱环节的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如今正迎来勃勃生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改革的重要议程。在育人这盘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着棋活,满盘皆活”。

“农村教师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教育质量低,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有人曾如此描述农村教育之殇。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八方面改革举措,为逐步形成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开足马力。

留住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就留住了乡村教育的星火,人才成长的燎原之势可期可盼。

2013年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2013年1月8日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让幼儿园教师配备有了国家标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014年,《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两份文件的出台,为师德划出“红线”,曾经的师德“死角”都将晒在阳光底下接受社会检阅。

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一系列改革的扎实推进,为科学育人打开了良好局面。“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相信,在良师的春风细雨中,稚嫩幼苗终将摇身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答记者问时,袁贵仁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放到了这场教育大改的首位。怎样最有效地激发培养人才的活力?必须牵住机制这个“牛鼻子”。

五年寻路,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完成了一些探索,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2014年,在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4个学科专业进行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改革,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改革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秦龙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已有31年,他还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兼职教授。在课堂上,他把自己所办的近300个案件作为教材,对鲜活的案例逐一剖析讲解。“检察官教授讲课实用又新鲜!”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张方舟由衷感叹。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站在5年之期,回望来路,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正在强势推进;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正在不断完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迸发出创新的活力。但我们也深知,一些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仍处在艰难的“破冰”阶段。

改革,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叫醒我们的,是梦想,是承诺,更是扎实的行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