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做的是小买卖,这是他们创业之路的开始”
南航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
一定要拿着风投,开着公司才能叫作创业吗?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2014级市场营销一班学生看来,那种创业距离他们有点远。对他们来说,创业更多是一种体验,是课桌、书本之外的第二课堂。
“学生们做的是小买卖,这是他们创业之路的开始。”金城学院管理系党总支书记陶荣兄说,班里40名学生分属于7个创业团队,7个“小老板”带着全班同学创业,成了学院里小有名气的“创业班”。
7个“小老板”带着同学“下海”
这个班的创业团队从事的项目只能算作小买卖:班长陈佳娃和学习委员程冬丽,带着班上几个同学办了一个培训班;王柏然有家网店,从设计学院的师生那里找创意,做复古风格的服饰;“果粉”宋旭的团队主营电子产品;毕达跟学长们一起,打磨出一家初具规模的经纪公司;喜欢运动的许冰,在朋友圈里做起了品牌运动鞋的代理;向光毅有亲戚是做红木家具的,多下来的红木料子,他做成了红木手串,颇受欢迎……
7个“小老板”忙活得有声有色,吸引了本班同学集体“下海”。“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班的口号是‘全班创业,一起挣大钱’,但事实上,对我们学营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课本之外的体验。课本上说的东西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想通过实践去检验。”程冬丽说,做这些事情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挣钱,更多是一种体验参与。“很多成功人士的大梦想,不都是从小买卖开始的吗?”
从亏损2000元到盈利6万元
“在自己想做或喜欢做的事情上,我们不怕吃苦。”宋旭做电子产品,经常要到珠江路去提货、换货,“我们学校离市区比较远,交通也不方便。每次去珠江路提货,要先坐校车再转公交,来回4个小时,坐车坐得腰酸背痛,可心里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程冬丽的培训机构是在高考后的暑假做起来的。“我对培训比较感兴趣,高考完后就琢磨着做一个。后来跟几个同学一合计,大家把以前的积蓄拿出来,再找父母借点钱,说干就干。”程冬丽说,当时走了好多地方,终于定下了一套房子,简单装修后就开始招生。没有生源,程冬丽和小伙伴就去学校门口发传单,来一个人,教;来两个人,教。口碑慢慢有了,生源不再是问题。
“现在培训班上有70多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主要教语数外。从开始亏损,到现在除掉成本,收入基本够我们自己的生活费了。”程冬丽骄傲地告诉记者。
据统计,从2015年2月到11月,7个创业团队的收入从开始的亏损2000元到现在盈利6万元。
未来将对团队进行整合
创业挣了钱固然开心,但市场的磨炼让这群未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对生活和未来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家之所以都去创业,跟我们所学的专业有很大关系。市场营销,必须要接触市场,用实践检验理论。学生们通过这些经历,更明确了未来的发展之路,能提前做好准备,尽早适应。”陈佳娃说,这是全班同学选择“下海”最主要的动机。
毕达和学长们开的经纪公司如今初具规模,现在扩大经营面临着资金压力。覃爱玲卖的是一款辅助减肥的产品,尽管她是管理系辩论队最佳辩手,但她坦言,自己面对市场远不像参加辩论赛那样有把握。
不过,在这群学子看来,有了经历,才能给自己找到更明确的定位:有的人可能适合市场,那就需要拓展创业的深度;有的人更适合学术,那就在学习上下功夫。“接触了市场,我们才知道要有针对性地去认真学习。再说,我们还年轻,就算走错了,还来得及调整。”这是宋旭对自己目前所做的“小买卖”真实的态度。
身为“创业班”的辅导员,贾雪蕾很欣慰。“不管成败,这些创业的经历一定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增强动手、组织、管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贾雪蕾说,针对学生在创业中的困惑,现在班上成立了创业者协会,定期举办创业经验交流分享活动,未来还会对经营不好的项目进行整合,把资源用在一处,在创业深度上再下功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