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站讯 为了促进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音乐交流与融合,拓展广阔的创作空间与多维的研究视域,推动我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鉴于新西兰“国宝级”作曲家杰克·波蒂在推动中新两国音乐文化交流与创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浙江音乐学院(筹)携手浙江音乐家协会、新西兰驻北京大使馆、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新西兰音乐学院、新西兰音乐中心,于上周在浙江音乐学院(筹)举办“二十世纪后民族主义作曲家杰克·波蒂跨文化音乐作品研讨会”。
该会议由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共同承办,以“高规格、跨学科与国际性”为定位,体现了创作与表演、创作与研究等多学科的交叉。
党委书记褚子育表示,研讨会的举办将对浙江音乐学院学术研究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发挥积极作用。浙音院长徐孟也表示,研讨会体现了创作、研究、表演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浙江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是一次来自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国内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学系相关专家、学者、青年教师等共襄盛举的国际性盛会。研讨会提出研讨的三个主题分贝是迻译作曲技术、跨文化作曲和后民族主义,这都是音乐学与作曲界非常关注的学术问题,对21世纪的学术发展有着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杰克·波蒂是新西兰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被美国“Other mind音乐节”评论为“一位隐藏在惠灵顿的二十世纪伟大作曲家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来到中国并深入到西南内陆对当地的民间音乐进行收集、研究,创作了大量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歌剧《艾黎》、弦乐四重奏《朗歌》、声乐作品《五首摇篮曲》等。
近年来,杰克多次来中国,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著名音乐学府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了作品音乐会,可以说是国内音乐界的老朋友了。今年5月,杰克?波蒂过世,留给世人宝贵的音乐财富。
杰克·波蒂跨文化音乐作品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力求通过研讨会、音乐会、影片展播三种形式,更好地了解其跨文化音乐作品。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均有自由论坛环节,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高为杰、迈克尔·诺里斯、朱世瑞、南鸿雁、皮尔图特·阿德里安、叶国辉、米根·科林斯、罗兰德·皮尔曼、尤恩·姆尔多赫等专家学者做了精彩而独到的发言。
其中,高为杰指出对杰克·波蒂作品的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迈克尔·诺里斯提出“如何合理运用并尊重民族音乐”,朱世瑞对“迻译作曲技术”、“后民族主义”的主题词提出疑问并有了一定思考,南鸿雁从民族音乐学角度阐述了对波蒂的理解。与会专家还从版权、道德等角度讨论了编创、原创、改编、署名等的界定。中外专家在交流中迸发出更多的学术灵感,角度与学术的碰撞,使得研讨会论坛内容丰富而异彩纷呈。
讨论会后,组委会播放了中国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为研讨会录制的录像。谭盾说,无论在音乐上,还是学术上,杰克·波蒂都是亚洲作曲家中的先驱。
期间,还举办了两场杰克·波蒂作品专场音乐会,与一场中国、新西兰作曲家作品音乐会。新西兰钢琴三重奏乐团、新西兰弦乐四重奏乐团以及钢琴家高平同台献艺,为远道而来的与会专家和浙音师生带来了音乐盛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