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生僻字学习:騔、耜、氽 你认识吗?

首页 > 

中考

 > 《芈月传》中生僻字学...

《芈月传》中生僻字学习:騔、耜、氽 你认识吗?(图)

《芈月传》在东方卫视开播以来收视一路攀高,截至前晚,据全国50城调查统计,收视已逼近2.4%,问鼎全国收视冠军。《芈月传》开播收视纪录已超越《琅琊榜》《伪装者》《武媚娘传奇》等热播剧,成为今年最热剧已无悬念。由此是剧中有不少生僻古文、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使观众在一路追看热潮中还引发了一股传统文化追寻热。

《芈月传》中生僻字学习:騔、耜、氽 你认识吗?1

深感脑量不够用

不仅“芈”字夺人眼球,剧中大量冷僻字如“薅(hāo)”“氽(tǔn)”“騔 (gé) ”“耜 (sì)”等,也令文化底子薄弱者为之汗颜。正如女主演孙俪所说:“剧中所有台词都非常考究,我第一次读剧本时,是拿着新华字典读的,很多字真的不认识。”有网友说:“光是‘芈月、芈姝、嬴驷、樗 (chū)里疾、莒姬、周赧(nǎn)王、靳尚’这些人名就已经让人觉得自己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还有那些难懂的古代传统文化,一集下来脑容量真的不太够使。”

芈月在预告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虽出生王族,却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狭偏见。我既能一掷决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我要让天下人看到,我用国法杀他,名正言顺。我也要让天下人看到,我言出法随,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这类半文半白、颇有古韵的台词在剧中俯拾皆是,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受。

剧中出现如“商鞅变法”“战国七雄”“孙子兵法”等历史名词,也引发了观众对该剧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热议。上海观众还从黄轩饰演的黄歇身上感到有一种历史渊源。黄歇封地在今上海一带,他被称为春申君,故上海简称“申”。上海的黄浦江古时也称春申江、黄歇浦。这种对历史的追根溯源令人神往。

观众较真很热闹

由于对《芈月传》一路追捧,出现了部分观众挑刺,有网友罗列了大大小小数十条差错,展开了一系列争论,在网上晒出各自对历史研究的真知灼见。如有人质疑演员服饰过于鲜艳,说大王冕冠、嫔妃发髻等细节与历史不符,指演员佩戴的冕旒冠上的串珠数量不对等。有人还指出,历史上的芈月跟黄歇实际年龄相差巨大,芈月执政时,春申君黄歇才是垂髫小儿,根本不可能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有人指出,黄歇和屈原的师徒关系也是没有记载的。

如商鞅被车裂究竟是行刑前还是行刑后也引发了很大争议。导演郑晓龙说,根据《史记》,原有两种不同的记载。《芈月传》采用当着秦王面车裂处死商鞅,是为了更具戏剧化,更具震撼力。当商鞅面对秦王说出其法不灭,死又何憾,就更具震撼效果。

秦始皇兵马俑是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最近却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兵马俑很可能是为秦宣太后即芈月的陪葬,尽管专家们对此也争论不休,这说明芈月已成为观众包括专家在内的关注焦点已成事实。

  重翻史书有意义

对观众的这番较真,导演郑晓龙反而觉得高兴。他说,历史正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更何况《芈月传》是历史传奇剧。如果一部电视剧能重新激发大家对一段历史的兴趣,重新回去翻史书,甚至形成街谈巷议的景象,他乐见其成。有专家认为,应该对影视剧的艺术虚构持宽容态度,不能把它当成历史来看,只要不胡编乱造,对历史细节可适当变通、虚构、加工。如中国古典小说或传统戏曲有不少经典之作,也不能完全将它们与历史画等号。《三国演义》就有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有人还列出与史实的124个差距,但不影响它成为经典文学名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