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后的中国普通大学

首页 > 

高考

 > 扩招后的中国普通大学

扩招后的中国普通大学

有个段子在中国流传甚广:考上大学的同学要和没考上的同学搞好关系,等大学毕业了好去他们的公司打工!考上一本的要经常联系二本的,未来家乡的领导就是他们!二本的要跟大专的搞好关系,他们将是你们孩子的老师!

这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中国大学。

高中群里热心发言的几位,都是没考上大学又回家接班的生意人,虽没有同班同学去他工厂打工,但收入差距显而易见。

高中招聘老师,早就非本科不要,没看保安招聘都是一堆硕士抢着报名。仅仅是十年,中国大学生从褒义词沦落为中性词。

如今,中国大学录取率大幅提高的时代,想不上大学都很困难。各种学院为招生打破头,抓住块石头都恨不得捏出生源来。

按照一般的县级中学的水平,一个班60人的容量,考上重点大学的不会超过5个,10个左右学生考入一本院校,15个左右考入二本,其余的遍布三本或者民办学院。

除去一线省份的冠名大学,其他省内的各大高校大多数泛泛。而这些学校又是大学的分母,占据了大半江山。

中国大学扩招从本世纪开始,我们是第一代。初看起来,得利的是我们,毕业后再看,损失的也恰恰是我们。

我所在的学院因为扩招,开学后部分课程没有教师。其中一门课,每次都得等半节课,老师才会乘坐班车从外校赶来,老师是借的。

专业核心课程,两位教师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一位还在北京边读书边授课。当然,如果不是刚开设的专业,又怎么会招聘硕士生入职?

我们毕业时学院再招聘教师,不但要求重点院校博士毕业,还要求有国家课题在身。也可以倒推,当年是如何的紧迫下,我们成了实验的小白鼠。

师资仅仅是普通大学的其中一块短板。

大学四年,学校请来的校外人士讲座屈指可数,和外校的交流合作也少得可怜,而在广东一所重点大学就读的同学,大一就听过多位学界大腕讲课,下学期还获得过赴港交流半年的机会。

这就像马太效应,越好的学校越有能力和吸引力,越差的学校则相反。

有个师姐在大学做老师,她前几天拜托我寻找业内人士刊发论文,并为此准备了4万块钱。不了解行情,我很吃惊,稍微一打听,原来这是行业标准。

对,只有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才可以获得晋升职称的机会,只有拿到职称,才可以提高职务和工资待遇,然后再去发表论文……很多期刊明码标价还得排队,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但职称评比就是需要。老师们更在意的是论文的标价而不是课件的水平。

在被录取前,纠结专业选择可能是每个考生的痛点,但是不得不告诉你,对于中国二三流的大学而言,学什么或许并不重要。

首先毕业后从事本职专业的工作,也就是俗称的对口,可能性很小。其次,任何一个专业除了核心课程,区别不大,或者核心课程区别也不大。

那些占据了大一到大四的漫长的课程的大部的,是思想教育基础课程,虽然肯定是大课,理论,但是算学分,要考试,个别专业甚至整整一年都在学习这些除了考公务员肯定用不上的东西。

而核心课程的课本,在绝大多数的中国高校而言,都远远落后于大跨步前进的社会发展。教材中的案例带着一股子浓重的霉味。

你可能会说理论总会落后于实践,但本就落后的理论再到学校里耗过4年,毕业之后要用冷兵器参加工作吗?

如果一个中国普通大学的学生坚定地好好读书有没有出路呢?

到我们公司实习的小孩还没毕业,愤愤不平地描述考试的不公,天天去上课,点名都在,只算是考勤的一部分,真枪实弹的考试成绩哪怕是划重点也能分出高下,但这些只占70%,辅导员可以自主决定另外30%,这最终决定着谁可以拿奖学金。

至于打小抄,缩印重点,这些学校的复印店已经帮你办了。写在大腿和手心,更是操练了不下万次。因为不劳可以而获,就会刺激更多的人不劳。

而代表着学有所成的论文,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复制粘贴是必选动作。师姐说,她负责的答辩小组,有个学生难住了老师。问学生主题是什么,学生沉默,问做了哪些调研,学生沉默,气氛实在尴尬。老师小心翼翼地问,你说说你写的题目吧,学生依然沉默。老师很想让学生拿到合格,可该怎么给呢?

孟母三迁是有道理的。

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和优秀的同学舍友,都是学习的对象。而在一个泛泛的环境中,你甚至很难找到奋斗的力量,稍微不注意就失去自控流于大众。因为没有参照对象。

谈恋爱、打游戏,甚至什么都不干只是逃课睡觉,每一个大学都有类似的学生,花了父母多少钱此时此刻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报名公务员、知名企业应聘时,你会突然发现,除了简历上一穷二白,仅仅是你母校的名字,就已经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