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家的创意到一个创业的项目,看上去似乎很近,但全世界的实践都已经证明了,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变成创业项目——幸运的科学家也许有千分之一的专利和成果变成了创业项目。在昨天的“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关于“从创意到创业”的专题讨论上,学者们提出,只有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才可以使得科学家的成果转化变得更高效。
要为高科技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企业家精神只和人的思维方式有关,和是不是赚钱未必相关。即便是科学家,做研究时也可以把课题看成是初创企业——要组织资源、制定计划、努力取得好的成果,这是一种创业的过程。而我们,不管是学术机构、政府部门还是投资机构,只有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合作发展与促进部主任Manuela Arata说。
在她看来,政府关注科学家们的成果转化,最重要的就是要给科学家们赋权,而不要去想他们的成果转化与政府有什么关系。我们只需要在他们申请专利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或者他们需要支持时给他们适当的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成果更好地转化,而且还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有利于理解实际社会中的商业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创新越“高大上”越好,创业并非如此
科学家一贯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有很多成就,但最好的创意并不意味着成功。在通和资本管理合伙人ChingZhu眼中,风险投资商们对于科研成果的认定标准更简单,“如果没有社会价值,不能对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的成果,在我们眼中就是没有意义的。创新需要的是疯狂的想法,但是创业却需要快速的收益。”
在现代社会,科研不再是科研机构一家的事。因此在很多学术会议上都能看见“风投”的身影——科研成果转化不仅需要成果,还需要来自外部的资金,尤其现下大热的生物医药,绝不可能靠科学家自己或者科研机构就可以完成从创意到商业成果的转化。“这类项目都需要外部的支持,往往是天使基金让这个项目跑起来,而一轮又一轮的‘风投’才能让这类耗资巨大的项目到达终点。”
Arata介绍,现在欧洲也鼓励科学家们将自己的那些可转化的成果推向市场,吸引更多企业界的关注。因为从专利到产品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只有那些有市场经验的人介入才会有更高的效率。事实上,由于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60%的欧洲专利转化时间要比过去大大缩短。
创新需要改变科学评估体系
科学评估体系是环境中的重要部分,而科研创新和创业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改变现有的科学评估体系。在昨天的专题讨论中,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曹聪提出,30年前中国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当时就提出了科学评估体系改革的问题,看来现在这又一次成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曹聪说,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出现了很多科技企业,这些初创企业的成果都来自科学家,他们在这30年中为中国的科技崛起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现在科技成果转让在中国的比例仍然很低。虽然目前全世界有50万的专利数是由中国人申请的,但是其中有很多都没有转让的意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这些知名大学申请的专利数量非常有限,但是转让成功的却很多。“要把科研成果变成更多可实际使用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对整个科技体系中的评估进行改进。”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桑大伟称,要鼓励创新还必须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元的交流平台,让不同背景、年龄的年轻人在一起争论,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大部分中国大学对学生的培训,是按照逻辑一步步地解决问题,但创新需要疯狂的、新的东西,如果一步步地推理,那怎么有创新的点子出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