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学者称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代表188个成员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在华盛顿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并表示,此举将使货币篮子更加多元化也更能代表全球主要货币,从而有助于提高SDR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欢迎基金组织执董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决定,人民币“入篮”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中国将加快金融改革和开放”。
1日上午,就这一热门话题,本报专访了我校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和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何燕博士。
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作访学研究的何燕博士说:“所谓SDR(Special Drawing Right),是特别提款权的简称,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创立。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如今,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SDR篮子货币,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历史性的一刻,这是中国金融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面对记者,何燕侃侃而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据公布,人民币纳入SDR后,五种篮子货币及各自权重依次排列为:美元占41.73%,欧元占30.93%,人民币占10.92%,日元占8.33%,英镑占8.09%。尤为可喜的是,人民币一入篮的权重即超过日元和英镑,位列第三。”
如何看待这一历史性事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何燕认为:“如果说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着中国真正融入全球经济,那么此次‘入篮’,意味着中国真正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是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成果的阶段性肯定,也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及深度开放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性意义将不断凸显。SDR作为国际公认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人民币加入SDR后正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全球央行和私人投资者也将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助于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和要求加快金融改革,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全面国际化。”
多年来致力于区域金融与国际金融研究的董彦岭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SDR货币篮子每五年审核一次。要成为SDR的组成货币,需满足出口贸易规模足够大和货币基本可自由兑换两个条件。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并努力加快金融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然成果,可谓水到渠成。人民币在货币篮子中的占比超过了英镑和日元,居第三位,这不仅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货币垄断特别提款权定价货币的格局,而且表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国际储备中都将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增加外国政府和企业公众对人民币的需求,提高我国企业和居民进出口、投融资、出国旅游、就学的便利程度。”
人民币“入篮”,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何燕分析说:“我们既要用好这一有利机遇,也要看到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必将迫使中国金融业依照国际规则参与竞争,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努力提高效率和服务。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来自境内外的金融风险必将加大,应借鉴国际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服务。”
人民币“入篮”将带来什么样的直接影响或者有何利好?董彦岭表示,“对中国自身而言,加入SDR只是一个新开始,人民币国际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中国由此获得了加速推进内部改革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新契机和催化剂,持人民币‘走天下’将不再是梦想。含有人民币的新SDR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启用,目前主要以标志性和导向性意义为主,在短期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