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值得家长效仿吗?

首页 > 

中考

 > “12岁男孩打游戏月...

“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值得家长效仿吗?(图)

“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值得家长效仿吗?1

社会上普遍价值观认为,12岁的孩子应该要用功念书,而不是整天打游戏。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游戏,之后成为实况主播,平均每天吸引5万至6万人线上收看,让他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甚至有职业电竞团队来找他签约。孩子的妈妈表示,虽然也曾经担心游戏会影响学业,但他真的很有天赋,而且时代已经不同了。

相信对于很多中国家长而言,摊上一个喜欢打游戏的孩子,就如同摊上了一个“熊”孩子般,气的人牙痒痒。孩子喜欢玩游戏,成了中国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一块心病,且久病难除,淤血不畅。很多家长为了能把孩子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不惜采取“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举措,可惜孩子依旧沉迷于网吧,收效甚微。

与小新的妈妈相比,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少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孩子玩游戏成了一种“严重的负担”,而12岁男孩小新玩游戏却变成了一种“兴趣和天赋”,中国教育方式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时代的改变,让我们该如何正视孩子的教育。

对于儿子小新玩游戏的行为,其实从一开始,小新的母亲是有担忧的。这种担忧是大部分家长都有的一种顾虑,是本着学习为主的一种惯性教育思维的展现。但是,当孩子慢慢在游戏中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并开始变得开朗、自信、乐观、外向时,王女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从最开始的抵制到慢慢接受再到鼓励与欣赏,小新也在妈妈的赞美声中越来越有“节制”,出众的游戏才华被挖掘出来。

其实,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尝试每一种不同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多面成长是有好处的。我们习惯于按照规律办事,似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没有旁门左道的捷径可循,于是我们要求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全部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方式对孩子并不公平。玩游戏难道就是不务正业?可是玩游戏跟那些从小拍戏、出书、参加比赛获奖的神童有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美与效仿,而玩游戏则被更多家长批评和指责。在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统治全球的今天,孩子的教育不仅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应该把握发展的方向,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的成功可以有多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我们不能给孩子自主的空间选择。

只要合理引导,有效节制,做好对孩子的监管,我们的教育完全可以放开一点,而一味地将孩子紧紧攥在手里,含在嘴中,最终培养出的孩子,其实离我们内心的目标,总是差距很远。

不要把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看的很功利化,也不要把家长支持孩子打游戏看做是一种“商机”来对待,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存在,谁能保证小新的未来一定“前途黯淡”?所以,你可以不模仿,但请理性对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