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最近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曾经被视为“短板”的深圳高等教育,近年来正在奋起直追,目前已建成高校12所,加上至少11所正在筹建或洽谈的高校,未来高校数或超23所。
深圳需要多少所高校?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高等教育发展将何去何从?近日,本报推出“深圳高等教育如何大发展”的报道,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校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友代表等参与大讨论,探讨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之道,升级之策。
现状 已建12所高校
经过35年的发展,深圳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然而,高等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困扰着深圳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满足深圳市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
为了弥补这一缺失,近几年深圳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可谓下了“血本”。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12所高校,分别是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等。
除此之外,还有至少11所正在筹建或者洽谈的高校,包括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暂名)、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暂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深圳特色学院等。
纵观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自给自足型,即由深圳市自己筹建高校,如深大、南科大、深职院等,还包括正在由深圳大学筹建的深圳应用技术大学(深圳理工大学)。
二是引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深圳办分院、校区,比如港中大(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北大深研院以及中山大学·深圳等。
三是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兴建特色学院,比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
困惑 高教水平与城市地位不匹配
“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高等教育综合水平与城市地位极不匹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深圳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机遇,需要国际一流大学助推高水平人才汇聚、文化建设。此外,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城市创新体系,中国“创新之都”,缺乏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前端和原始创新支撑,“这些,都在呼唤这座城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把高等教育比作城市的“智商”,他认为高等教育水平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能达到何种高度。在他看来深圳的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究其原因,他认为,此前,深圳高等教育首先受制于传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观念影响,认为教育非一时之功,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来解决发展问题,其次与政绩考核体制有关,教育没有被列入显性的政绩考核范围,“重视高等教育主要还是停留在口号上,至少没有像促进经济增长那样竭尽全力”。
“值得欣慰的是,深圳高等教育正在崛起。”陈十一说,深圳大学的生源质量、科研水平、影响力不断提升;南方科技大学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已成为科研人才聚集的高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规模扩大、影响力提升;深圳大学城内研究生院各有发展。此外,深圳在全国首创高等教育特色学院发展模式,聚集一批境内外优质高校来深办学,有力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初步形成国际化、开放式高等教育体系。
建言 给予高校充分的信任和办学自主权
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深圳,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陈十一认为,要建好大学,需要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同时,政府应尽量减少对高校的行政干预,给予高校充分的信任和办学自主权。此外,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和特质。深圳应该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为高校在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持。
“基础教育要统一标准,高等教育则要多元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要。”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深圳既要有综合性大学,也要有专科型大学;既要有研究型大学,也要有应用型大学;既要有中外合作型的大学,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大学,这样才能构成多元化的体系。“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布局,但真正建成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认为,深圳的高等教育可以又“红”又“专”,“红”即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专”即在专业领域保持特立独行,可以既是民族的、地方的、本土的,又是国际的、开放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邢锋的观点是,深圳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是超前地方经济发展,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能超前太多。目前,就深圳的大学分布来说,为将来培养的人才比例偏高,为“今天”培养的人才偏低,这说明职业教育前景远大,“希望深圳将来既有专科层次应用人才的培养,又有本科层次应用人才的培养,甚至培养应用硕士,为深圳提供多层次技术人才。”
市政协委员张俞强把焦点聚集在民办大学,他认为合作办学和建立民办大学是深圳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深圳的民办大学少之又少,这与深圳的发展特点不相匹配,民办大学应该按照深圳的市场需求来定位发展,“试想,如果有一所或几所民办大学凝聚了深圳支柱产业的优质资源,针对深圳的产业特点进行专业设置、制定培养计划,并和深圳的企业紧密合作,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能更好地为深圳的发展服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