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使农村孩子能和城市孩子同样享受到优质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庆市通过“领雁工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推动农村学校实施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使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学校、农村家庭,走出了一条教育均衡之路。
2010年9月,重庆市正式启动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通过“一对一”的帮扶方式,重庆市将100所城镇优质中小学(示范学校)和100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学校)结成对子,并实施立体培训、开展考察学习等,让示范学校和项目学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各示范学校积极行动,相继与项目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出钱、出人、出智慧,把最好的资源带进农村学校。截至2012年年底,由重庆市巴蜀小学、酉阳县实验小学等多所农村学校形成的城乡互动、联合发展模式,已经带动全市近700所农村、乡镇中小学高效发展。
在“领雁工程”的实施中,重庆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在5年内将农村教师轮训一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除了组织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结成对子外,重庆市还安排了3000名音体美教师,重点为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配齐体艺学科教师。
这一举措让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发生改变。地处开县南雅镇的书香小学,发挥“领头雁”作用,每周派出教师到该镇的另外3所村小上课。在课程设置上,村小的课程和书香小学一样,除了语文、数学等课程外,也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在书香小学的帮扶下,3所村小3年里没有落下一节音、体、美课。
重庆市还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出台了“减负提质”十条规定,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2年,重庆市建立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库,重点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等师资短缺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农村学校使用,同时完善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科技活动等六大功能室的建设。
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说:“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让每所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配置基本达标,逐步实现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的软硬件配置基本无差异。”
课堂教学改革是“领雁工程”的突破口。重庆市打造出以提升课堂教学为目的的“新学习”,市教委副主任钟燕说,“新学习”旨在通过“心动课堂”,让学生享受课堂,改善学习品质,拓展学习时空,提升学习境界。
3年来,重庆市“领雁学校”通过观摩、学习、研讨、展示,对“新学习”和“心动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实践。“‘互动生成’是我校‘新学习’的显著特征。”武隆县仙女山镇中心校校长傅六生说,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新挑战,学校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在各个环节都要留有余地,做到“软设计”。在课程实施中,学校要求教师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生动情境和鲜活课程资源,调整教学行为,让师生的互动引发学生的“心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又为“新学习”送来了更多的全国经验。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会长魏书生针对“新学习”,将“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的“课堂六步法”等教学方法带给重庆教师。“领雁工程”首席专家冯恩洪则通过讲解“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启发教师们如何引导学生们的“心动”,从传统课堂走进高效课堂。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郭应曾说:“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引领者、推动者,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分享学习目标,推动认知进步,提供学习的动力。”
专家们的指点和全国各地的经验,使“领雁工程”的内涵更加完善和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如今,重庆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中都有了“领头雁”,形成了“群雁齐飞”的良好效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