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按照学校党委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安排,校党委中心组在教学主楼第二会议室开展“严以律己,严守党的纪律”专题研讨,校党委书记赵国刚,校长李大勇,副校长魏新劳,校党委副书记陆岩、孟上九,副校长杨春,纪委书记王志浩,副校长房文斌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赵国刚书记主持。
赵国刚书记在专题发言中结合学习和实践,从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行,勤于自省;严守党的纪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敬畏是道德约束,戒尺是行为约束。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领导干部能否常怀敬畏之心,关乎做人做事的操守和品行,关乎民心和事业的兴衰,更关乎党的执政之基。在高校,心存敬畏主要是敬畏师生和社会,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如果失去敬畏,就可能失去底线,最终将失去教育的生命线。首先,敬畏师生和社会。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既要面对校内数万双眼睛,又要面对社会上成千上万双眼睛,如果教师不讲师德,不敬畏学生,失去底线,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也就失去从教的生命;如果干部不敬畏师生,不讲德行,失去底线,就会失去政治生命。其次,敬畏权力。高等学校本应是崇尚学术的阵地,但官本位的思想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导致崇尚权力的现象出现,导致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她心无杂念、潜心研究,这是崇尚学术最好的证明。加快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必须纠正学术偏颇的思想,回归本真,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所在。最后,敬畏法纪。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化,高校也成为市场经济围猎的对象之一,导致有的人失去对法纪的敬畏,滑出底线。十八大以来,从查处的贪官来看,最初都是很有 “德”、“才”,而且在相应的岗位上有过辉煌的业绩,最终却沦为阶下囚,究其根源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随着权力和地位的提升,敬畏之心逐渐丧失,在市场的围猎中失去了理想和信念,精神追求上堕落,贪图享乐思想占据上风,最终滑出底线。省委对高校反腐工作的重视,是因为高等教育这片沃土太神圣,一旦出现腐败,伤及的不仅是干部自身,对师生和社会都有着巨大的伤害。不仅学校的干部、教师和职工自身清廉,还要教育学生清廉,知敬畏,明底线。
第二,慎独慎行,勤于自省。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 “每一个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 ‘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希望同志们吾日三省吾身。”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就是要强化自我约束,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具体事情做起,抵制各种诱惑,防微杜渐,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使人生之船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现在高校存在立德树人、思想不牢固的问题,大环境、大体制和市场化的冲击,急功近利,功利化导致价值观扭曲,从学生考试作弊、教师学术不端到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这些现象只有彻底扭转,才能从根本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需要从回归大学本真、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出发,慎独慎行,勤于自省,做严以律己的表率。
第三,严守党的纪律。严以律己最重要的是要严守党的纪律,使自身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接班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动上必须遵守刚性约束,不走岔路,少走弯路。严守党的纪律落实到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在高校中表现为教师是“器”、学生是“水”,器方则水方、器圆则水圆;学者是“器”、学术是“水”,器深则水高、器浅则水低;领导干部是“器”、师生员工是“水”,器直则水型正、器曲则水型歪。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守纪律。首先,政治上守纪律。一要讲政治规矩,守规章制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二要遵循组织程序,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该沟通的沟通,不能随心所欲乱了章法;三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其次,工作上守纪律。守纪律讲规矩的目的是每个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干好本职工作,在新形势下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性的遵纪守规。一要勇于担当,提高执行力。对本职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以事小而不为,不能以事杂而乱为,不能以事急而盲为,不能以事难而怕为,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二要勤于思考,提高创新力。当前学校正处在极其特殊的发展阶段,要想从根本上破解难题,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唯有深化改革,“求实、求新、求特”,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多思考、多调研、多实践,以筹备党代会、教学工作会、教代会为契机,全面总结“十二五”,科学谋划“十三五”,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强校建设;三要注意沟通,提升协同力。面对一校两地办学,面对一系列难题和新要求,各方面的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生活上守纪律。一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学校的各项规定,坚守生活方面的规矩,时刻教育提醒家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守规矩;二要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开发校内外资源,提高效能,最大限度获取社会资源服务学校办学;三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怨,淡泊名利,远离多余的烦恼,讲责任、讲服务、讲奉献、讲和谐,做清白人,干清白事。
校长李大勇以“信守规矩、严守纪律、遵守法律,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加强终身修养”为题做了发言。他谈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很强的针对性,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遵循。党员干部要将“三严三实”作为终身修养的标准,真心做一名好干部,用心做一些实事好事,做到信守规矩、严守纪律、遵守法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首先,信守规矩,贵在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高度统一。一个人政治上是否成熟,领导工作是否正确,重要的一条是看其是否懂规矩,是否守规矩。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领导干部的规矩是政治规矩。政治规矩是在某种领导体制下,各级领导干部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处事准则。因未上升为成文的规定,所以其外延比纪律更大。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懂规矩、讲规矩和守规矩,这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不守规矩,甚至不讲规矩和不懂规矩。要解决不懂规矩、不讲规矩和不守规矩问题的根本在于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的高度统一,如果领导干部内心不想守规矩,外界约束再强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外界立规矩,内心有规矩,二者实现了统一,才能达到所谓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规矩之于领导干部重要,是因为正派品格的养成,正确道路的选择,都是从点滴开始的,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也是从不懂规矩、破坏规矩的小事开始的,当初的侥幸必定导致最终的不幸。
其次,严守纪律,难在对人要求与对己要求真正一致。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也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纪律是显性的规矩,规矩是隐性的纪律。从规范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角度来说,守规矩似乎比守纪律更难,因为纪律有明文规定,而在规矩面前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准确评价一个干部是不是守纪律可能会更难,难就难在定纪律的“关键少数”不守纪律,戴着一副不可一世的“马列主义”假面具,人前“光彩照人”,人后“污泥浊水”,左手反腐倡廉,右手贪污受贿。更为可悲的是,这种两面性的干部可能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拥有较大市场,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几分“聪明”,迷惑上级领导,愚弄下级百姓,搞坏一方风气。所以,要做到严守纪律,不仅要求干部人人尽责,也需要组织和领导不徇私情和不装糊涂才行。
最后,遵守法律,重在懂法与敬法有机结合。王岐山同志今年5月到浙江省调研,在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座谈会上强调,要唤醒党章意识,推进制度创新,修改好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面前,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前沿。“党纪”与“国法”不能混同,党纪严于国法。党规党纪保证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底线,法律则是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党员干部既是党员又是普通公民,既要坚守党员的底线,又要坚守公民的底线,身为一方领导的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要注重遵守法律的问题,不仅注重个人行为的遵法守法问题,而且要特别注重领导岗位的依法行政问题。遵守法律重在懂法与敬法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要以敬法的态度学法知法、知法守法和知法用法。心中没有对法律的敬畏,就不会有学法知法的动力,更不会有知法守法和知法用法的自觉。
李校长强调,“三严三实”是制度规则、纪律规矩、组织要求,信守规矩、严守纪律和遵守法律是达到“三严三实”标准的具体路径。《周易》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三严三实”没有最严最实,只有更严更实,追求“严实”永远无止境,加强修养始终在路上。不要以为自己绵薄之力难能改变世界,人人都能从我做起,世界终将变得越来越好。正如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所说,“天地虽大,但有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副校长魏新劳在专题发言中谈到,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等三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至关重要。在政治纪律方面,有少数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纪律意识松弛,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现象时有发生,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只讲反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在组织纪律方面同样存在纪律意识淡薄,大是大非面前摇摆不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选择性执行,甚至拉帮结派。在经济纪律方面,几乎所有党内发生的腐败问题都与违反经济纪律相关,经济纪律执行难度相对其他纪律执行难度较大,党的经济纪律与国家经济活动的具体政策配套和一致性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
校党委副书记陆岩在专题发言中首先从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解读。随后,她从党内警示教育案例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一,无视纪律,不讲规矩,最终必然踏雷触电;其二,不能做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个表现的两面人;其三,爱好是一把“双刃剑”,由好而贪,由雅而腐。最后,陆岩副书记谈到在今后工作中要通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无条件遵守各项纪律、无条件执行各种纪律、心存敬畏之心来增强忧患意识、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校党委副书记孟上九在专题发言中分析了党纪与国法的关系。他说,党员干部要做到党纪严于国法,在培养党员干部过程当中将违法违纪杜绝在萌芽状态,通过约谈,提醒等方式,防微杜渐,避免干部发展的最终结果成为阶下囚这种极端现象。同时,他结合具体分管工作认为,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学生工作的全局设计,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怀和就业工作的体系建设。
副校长杨春在专题发言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第一个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自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也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障,党员干部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明辨是非,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第二个方面,要常怀敬畏之心,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的纪律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严肃党的纪律,维护党的权威,党的事业才能发展,蒸蒸日上,反之就会遭受损失,缓慢停滞。第三个方面,坚持防微杜渐,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严以律己,严守党的纪律,还要看平时的小事小节的表现。
纪委书记王志浩在专题发言中对严以律己进行了阐述,并对严以律己和反腐败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他认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纪律检查的约束上做到不敢腐,在制度的要求上做到不能腐,在道德、理想信念上做到不想腐。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意识,勤于学习的习惯,敢于担当的勇气,热爱工作的态度,服务大局的行动几个方面进行严以律己。他同时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做好教育工作,抓好载体,掌握关键点,抓早抓小,将纪委的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使之常态化,真正达到纪委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服务,为干部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的目的。
副校长房文斌在专题发言中谈到,严以律己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生活纪律。严以律己要处理好三种关系,正确对待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干成事不出事的关系,正确对待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严以律己要通过正反两面镜子进行对照,自律和他律高度结合才能把握好严以律己的三个关键节点:做官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人要知不足。
最后,赵书记指出,各位校领导在第二个专题的学习中比较深入,理论认识有深度,联系实际工作很具体,在第三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工作,就办学方向、立德树人以及学校的整个建设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进行更深入探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