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区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家住河西区纪庄子附近的王女士的儿子就要上小学了,她早已拿定主意,就让孩子按照“学区片”划分到离家最近的东湖小学上学。虽说东湖小学不是名校,但她认为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同样可以享受到河西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在河西区受到最好的教育”,河西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核心追求。近年来,河西区在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投入平均增长率为17.82%,2010年教育投资达7.27亿元。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河西区享受到了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朵朵未来之花在同一片蓝天下尽享阳光。
2006年,针对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校际间发展不均衡这一教育公平热点问题,河西区在本市率先开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创立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并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体。全区将29所公办小学划分为5个联合学区,各学区最优质的小学作为中心校,建立新型校际合作机制,实行学区内教学和课外设施开放、名师和干部轮岗等优质资源共享措施。
联合学区模式推出后,不少曾在“择校热”中生源严重流失的普通校,迎来了片区学生的回归,东湖小学就是这些众多学校中的一所。与作为学区中心校的河西区中心小学这所重点校一同划入第四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后,东湖小学与中心校实行统一的教学、人事管理,以及优质师资和校园网络共享,学校硬件和软件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本市首批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达标校。通过连续四年对东湖小学学生学习质量监控表明,该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大幅提升,与中心校的差距越来越小。这所曾一度只能招收到10多名“片内”学生的小学,招生人数逐年递增,重新焕发活力。
“校舍翻新了、中心小学的好老师也来了,既然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教育,我们自然没必要舍近求远。”东湖小学一年级学生杨函的家长刘淑英说。
河西区在做实联合学区的基础上,还实施了“名校带新校”策略,在区内相对偏远的东部地区建立师大二附小分校,让新建学校高起步、高水平发展。同时,将联合学区经验向中学辐射,创立“中学一对一互助提高机制”,将7所优质示范校与7所普通中学结成对子,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科研、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创新思路,探索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如果说联合学区、名校带新校、中学一对一互助提高等新机制为河西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实现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则是河西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河西区副区长刘国胜说。因此,河西区还建立了“教师柔性流动和培养机制”,让“好教师”在普通校与优质校之间合理流动,将骨干教师从“一校独有”变为了“多校共享”。
在柔性流动机制下,优质校骨干教师须定期到普通校承担常规教学、教育研究及培养青年教师任务;而普通校教师也须定期到优质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天津师大第二附属小学教师顾静就是众多参与柔性流动教师中的一员。作为河西区骨干教师,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她在尖山小学开始了交流任教工作。“顾老师的语文课是我们最喜欢上的课。”尖山小学四年一班学生李蕴汐和王瑞馨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顾静老师采取的启发式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尖山小学校长卢桂萍说。而对于尖山小学的梁静老师来说,去年在师大二附小的交流学习经历令她受益匪浅:“在优质校,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今我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一系列创新机制的有效实施,让河西高水平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去年,河西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而在刚刚结束的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第二轮评估验收中,河西区17所中小学顺利通过验收。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8所中小学成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校,达标率为86.4%,遥遥领先于全市中小学达标水平。如今,一所所现代化的中小学校在这里落成,一批批教育名师在这里成长,5万余名中小学生在河西区尽享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