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项目订单进课堂 让学生创意“变现”

首页 > 

地方

 > 江苏

 > 南京高校项目订单进课...

南京高校项目订单进课堂 让学生创意“变现”

高校学生设计作品如何真正走向市场?项目订单进课堂,让学生创意“变现”

2015南京创意设计周期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成为分会场,举办创意设计展、创意市集等活动。高校学生的创意作品充满奇思妙想,但真正走向市场往往会面临诸多困惑。如何让学生的创意顺利“变现”?各大高校正在一步步探索。

开办创意市集,为好作品销售降低门槛

刺绣、布艺、陶瓷、紫砂、首饰挂件、环艺模型、文创衍生品等分区陈列,不少创意品旁还竖着小小的价签……10月30日开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坊”创意市集正式开张,这里展出的每一件创意设计作品都出自在校学生之手。“我们希望能把学生的课堂作业转化成产品,再把产品转化成商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孙静松说。

创意市集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低门槛。孙静松介绍,此前在南京青年文化周期间,他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了在甘熙故居举办的创意市集。当时,设计学院申请了首饰和家纺两个摊位,大部分作品都被成功销售出去,还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定制订单。

南京创意设计周上,“艺术工坊”市集上的陶瓷作品首日拿到了千余元订单。家纺专业的陈同学告诉记者,因为陶瓷作品的热卖,刺绣、布艺等作品作为产品包装同样获得青睐。“创意市集的成功,让教与学都有了新的动力。学生的好创意、好作品能够迅速通过创意市集的平台实现商品化,获得价值。”孙静松也强调,盈利不是学校的目的,只是反促学生创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力。

校企牵手合作,把设计项目变成课堂作业

南京创意设计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分场馆展出了130名学生的作品,其中半数作品都是与企业的项目合作。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生在设计时思考作品能否实现,而不仅仅是画一张草图。”该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位老师说,在南广的课堂上,“市场”常常以更加鲜明的形式出现。“一种是订单式培养,就是与企业联合,带学生到企业中定期培训,老师也会到企业中了解目前的人才需求是什么情况。另一种形式就是以项目带动教学。”校企合作的名单上有很多知名品牌,而学生则作为参与者一起来参与项目。

大四学生孙诗语设计的“窗里窗外”实木收音机,在2014江苏紫金文创设计大赛中获得了银奖,该作品计划在商业调查后进入“众筹”或其他市场渠道。王湘文和其他5位同学的作品“无隅无形”获得了“16th全国设计大师奖”,这件作品是在对方提出初步想法后,根据企业的LOGO和主题形象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成果。

这两件作品都是“准设计师”们的自有品牌——“Again(再)”品牌的一部分。这个品牌的背后是14名职业设计师、实习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团队。“目前基本可以实现量产,而且市场效果还不错。”南广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汤懿老师说。这个品牌背后是南京夫子庙文旅、洛可可集团、江苏瀚港等南京文创企业的支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动,他们希望能站得离“市场”和“用户需求”更近一些。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化教学,已经被很多高校设计专业采用。学校从合作企业承接到子项目后,带到课堂,直接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则按照项目方案或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和后期制作。高淳陶瓷就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企业之一,双方已先后合作了情人节礼品和毕业礼物的设计项目。

从概念变产品,按市场需求进行二次设计

智能病床、智慧菜园、端菜机器人、南京元素的陶瓷……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分会场里,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设计作品布满了展厅。“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中国传统智慧中寻找再生营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寻找蜕变的基因。”南艺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李亦文介绍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3款新型智能病床:针对骨科病人的病床,患者可以根据活动需要调整病床的活动部位,同时配有适合病人高度的洗头柜;孕妇的病床配有可调整高度的马桶;儿童病床则可以根据睡姿调整电视屏幕的角度……记者了解到,这些人性化的病床设计方案已经和苏州一家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之后会根据生产和推广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

“目前,展览的作品基本上都在概念阶段,在设计作品走向市场时,很多时候还需要进行二次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让学生了解产业的环境十分必要,文创产品和创意人才走向市场需要有企业和高校双方的热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