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大学生们 你们觉得专业是想转就能转吗?

首页 > 

地方

 > 广东

 > 广东的大学生们 你们...

广东的大学生们 你们觉得专业是想转就能转吗?(图)

广东10所本科高校 转专业平均成功率仅48%

广东的大学生们 你们觉得专业是想转就能转吗?1

门槛降低热度不减,新学期开始先转专业?

“我想读好一点的专业。”“我想转去就业好一点的专业。”每年都有不少在高校就读一年以上的大学生,以各种理由转专业。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转专业”成为求学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高校中经常听到此类言论。新学期开始1个多月,不少大学生成功转入了新专业开始学习。不过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近年来转专业热度不减,各校政策也渐渐松绑,但转专业的成功率却并不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0所高校中,转专业成功率高于50%的只有5所。而不少大学生对于转专业也是诸多误解。

10所高校2014级学生转专业情况

学校 转专业计划 转专业报名人数 转专业成功人数 成功率

广州中医药大学 111 202 52 26%

广州医科大学 73 27 37%

华南理工大学 1000 400 40%

中山大学 460 594 265 45%

暨南大学 约280 133 48%

南方医科大学 264 141 5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50 81 54%

广州美术学院 50至80 43 66%

华南师范大学 不设限制 340 246 72%

汕头大学 91 69 76%

合计 2714 1457 54%

(备注:暨南大学转专业报名人数按280人计算,广州美术学院转专业报名人数按65人计算)

10所高校仅5所成功率超五成

近日,新快报记者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10所广东本科高校了解到,这些学校中,仅2014级就有千余学生转专业。而从各高校统计的2014-2015年转专业的相关数据来看,多数高校转专业报名人数都超过了计划数。

不过,新快报记者统计发现,在接受转专业的10所高校中,有一半高校的转专业成功率低于50%。其中,中大转专业计划数为460人,吸引了594人报名,最终只有265名学生成功转专业;华工近几年每年有1000人报名转专业,占全年级学生的16.13%,最终只有400人成功转专业;暨大每年有280人左右申报,最终有133人成功转专业。而广州中医药大学有202人报名,成功转专业的只有52人,转专业成功率在10所高校中最低,只有26%。

10所高校中转专业成功率最高的是汕头大学,91名报名学生中有69人成功转专业,成功率为76%。其次是对转专业人数“不设限”的华师,共340人报名,最终有246人成功转专业,成功率为72%。而5所转专业成功率高于50%的高校中,有2所的成功率其实不算高,不到55%。总的说来,10所高校转专业成功率为48%左右。

中大华师经济类专业成热门

新快报记者采访发现,在转专业的大学生中,不少人的目标是经济类专业,足见这类专业的受欢迎程度。

以中大为例,中大教务处的蔡老师告诉新快报记者,中大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的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每年都是同学们申请的热门专业。其中,申请转入国际商学院的2014级学生共有65名,该学院最终录取了20名;而管理学院的一些热门专业干脆就没有转专业名额,有名额的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一共吸引了70名学生报名,最终只录取了15名,相当于每5名学生中只有1名通过。

而据华师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转入学生最多的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45人转入该专业;其次是美术学院(只允许院内转专业)和地理科学学院,各有27人转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有23人转入,文学院有21人转入,属于“第三梯队”。除只允许院内转专业的学院外(院内转专业成功率在72%以上),上述热门学院按转入成功率排列依次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69.7%)、经济与管理学院(57.8%)、文学院(52.5%)。

各高校降低门槛促热转专业

2015年初,经重新修订的《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办法》正式施行,新规定允许学院增加计划转入名额,不设定转出名额;另一方面,新规定不对转出学生的绩点、排名做硬性要求,由各学院自行制订转入、转出标准。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不少高校在招生时表示,将对本校转专业要求进行“松绑”。比如,广州大学今年推行“专业流转制”,凡文理科重点线上第一院校志愿组报考广州大学的广东考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按照有关规定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申请专业的流动和转换。“专业流转制主要面对的群体是2015年新生,转专业没有名额限制,不设比例,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该校招就处处长陆财深如此解释。

华南师范大学今年共有246名2014级学生成功转专业,而申请人数为340人,即该校转专业成功率达到72.4%;该校的经济管理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等十多个学院,计划接收转专业总人数达到573人,占整个2014级人数的9.56%。其中,转出人数最多的是计算机学院(35人),转入人数最多的是经济管理学院(45人)。

相比之下,该校去年有173名同学申请转专业,最终批准153人,除去放弃的10人,实际上有143名同学成功转专业,虽然人数没今年多,但成功率超过八成。

该校相关负责人分析,这样高的成功率,与近年学校转专业门槛降低相关。对于这一点,成功由城市文化学院转入地理科学学院的曾同学深有体会。“一些绩点不拔尖的同学也转出来了,门槛真的不太高。”曾同学说,对绩点不作硬性要求更有人情味儿,“仅仅按绩点排名有弊端,在本专业学习不错的学生多数不会转专业。而那些对现在就读专业确实不感兴趣、成绩一般的同学,不转专业会很痛苦。”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暨大今年也出台了新的转专业规定,暨大学生有了二次转专业的机会,并且对成绩排名也放宽了要求。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各高校无论是申报人数还是最终成功转专业人数都在增加。其中,华南师范大学近三年成功转专业的人数更持续攀升,2013年为114人,2014年为153人(其中10人放弃),到了今年增至246人。而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今年的申请人数和成功转专业人数都较去年增加不少。

特写 广金叫停转专业 推双学位双专业制度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东金融学院从2013级新生开始,便不再接受转专业申请。不过,该校从2009年开始实行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制度。在停止接受转专业申请后,该校大力推行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制度,希望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有机会取得不同学科门类学士学位的第二专业学位和毕业证书。

广东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吴斌认为,当初允许转专业,就是为了让学不好或没兴趣学本专业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新专业,但设立绩点等门槛,让在原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二次选择的机会,学得不好的同学却没有。而双学位、双专业制度,除了可以使各专业建设更平衡,也可以让优秀学生选学第二专业,既防止了优秀学生的流失,也让学生们更好、更全面地学到了知识。

故事1 转专业“故事”频发 专家称事先要做好准备

不了解新专业、学习跟不上、人际关系出问题

专业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着学生的前途。新快报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学生不了解要转入的新专业,转专业后学习跟不上,人际关系也出现了问题。对此,专业人士建议,转专业前要了解清楚拟转入专业和自己的情况,做好思想准备。

故事1 以为好就业转学金融 结果发现数学好难学

小云是广州某大学的大三学生,大一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在大一结束后她转至新闻专业。小云告诉新快报记者,当初报读计算机专业时,以为学的是各种多媒体软件,而且家人也建议她读计算机专业,“说IT专业好就业,脑子一热就报了”。上大学后小云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学的是各种编程,十分枯燥,我很不喜欢这个专业”。

李同学目前读大三,他在大二时,对所学的历史专业不满意,“感觉离现实社会有些远,很多都是‘照本宣科’”,而且他认为读历史专业不容易找工作,便申请转到金融专业。“金融专业目前很热,感觉很‘高大上’,毕业找工作容易,待遇也不错。”他如是说。

可是,当他真正开始学习金融专业才发现,文科出身的他感觉学习金融专业所要求的数学能力有所欠缺,成绩一直在班上中等偏下的位置,“金融专业所学的一些理论也有些枯燥,和想象中有很大差距”。

●专业人士建议:

读大学选专业、转专业时,不要人云亦云。一方面尽量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另一方面一定要详细了解所报所转专业的具体情况,最好向已经就读该专业的学长咨询相关事宜,了解第一手情况。

故事2 转专业要补修3门课

还要放弃部分新课程

转专业的同学需要“从零开始”,除了跟上新专业的课程,还要补修没学过的专业课,这让不少转专业学生直言十分忙碌“有些累”。

目前就读于广州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李同学,本学期转到新的学院学习。他要与新同学一起学习大二课程,还要学习新专业大一的课程,本学期就要补修3门,每周比同学多出6节课。他直言:“虽然对新转的专业有兴趣一些,但毕竟还是相对陌生。新学的知识还没消化,还要回头学大一的,确实有些累,有点吃不消。”

该同学同时提到,有时候要上部分需要补修的专业课,与现阶段上的课程相冲突,所以需要“放弃”一些课程,“很苦恼”。所谓“放弃”,其实是申请“免听”,即可以不听课,但要完成作业,还要参加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即可修得该专业课学分。“不得不申请‘免听’会有些遗憾,有些课确实挺想上的,上不了只能自己看书了”。

●专业人士建议:

多数学生转专业后,新的学习环境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以及更繁重的课程,由此可能带来兴趣、成绩下降。所以,转专业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故事3

专业转了宿舍却没转

感觉很难融入新集体

刘同学原本学学前教育,大二时转入了新专业做“插班生”,他直言,人际关系成为他目前最大的困扰。

“之前的专业不太适合男生,有些课程,比如钢琴、舞蹈之类,学起来压力很大,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刘同学说,现在虽然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感觉很难融入新集体。

目前刘同学仍与原专业的同学同住一间宿舍,他曾经有机会搬去与现专业的同学一起住,但他没有这样做。“和之前的舍友关系很好,他们不是很想我搬宿舍,而且大家买了洗衣机、冰箱之类,换宿舍也麻烦,所以就没换。”他如此解释。

刘同学表示,在原专业时同学们彼此很熟悉,而现在自己是“插班生”,而且与新同学不同宿舍,导致和新专业的同学很生疏,“感觉大家戴着‘有色眼镜’看我,因为人不熟,现在没有什么积极性参与集体活动,经常逃课,结果导致更加融不进新集体,陷入了恶性循环”。

●专业人士建议:

转入新专业,面对新的同学和老师,自然有一个过渡期、适应期,不要太急,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人际关系很快就能从陌生变得熟悉。作为一个新专业的“外来者”,应主动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不然更容易被“边缘化”。

支招 中山大学教务处蔡老师: 转专业要认清自身情况分辨优势

选专业、转专业时要注意什么,有什么“窍门”?对此,中山大学教务处蔡老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学生一定要谨慎对待转专业,认清自身情况,从自身兴趣出发。

蔡老师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转专业,对于想转专业的学生,首先建议他们要谨慎。“学生都在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转专业意味着要进入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学习。学生要认清自身情况,分辨专业优势,找到转专业的原动力、兴趣。学生们可以自问,转专业是否真正出自于兴趣?是否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准备?”

此外,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如果不降级学习,就会被要求补修低一年级的学分,“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拟转入专业的具体情况,并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估,看能否吃得消。”

蔡老师还说,在转专业前,学生要做好思想准备,深思熟虑后再决定。一旦成功转专业,就要坚持在新的专业学习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