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欧青平、副主任刘晓山率领的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来到重庆黔江区,就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调研。
据悉,2008年以来,黔江区共选派大学生“村官”211名,并在管理、培养和使用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一是提供政策保障,确保“引得进”;二是强化能力提升,确保“用得上”;三是严格管理考核,确保“干得好”。2009年8月,市委组织部依托市委党校渝东南分校,在黔江建立了重庆市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大学生“村官”887人次,与湖北利川,湖南龙山、湘西等地党校联合培训大学生“村官”174人。目前,初步实现了大学生“村官”培训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一是打造特色课程,坚持“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缺少什么就补什么”。二是强化实践实作,推行了“十个一”实践培训模式,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培训实践中绘制一张村情地图,走访一户贫困农户,召开一次村民座谈会,办一件实事,提一条“金点子”,提一条实用的致富信息,推广一项科技项目,参加一天田间地头劳动,当一天村党组织书记,完成一个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通过培训,深化了大学生“村官”“三农”意识,多数大学生“村官”完成了从“到基层过渡”到“扎根基层”的思想升华。
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在听取汇报后认为,黔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建设,真正把大学生“村官”当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大学生“村官”在参与农村建设中茁壮成长。调研组表示,将认真吸纳总结黔江的经验,将黔江作为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进行试点,总结出一套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培训模式,向全国推广。调研组希望,黔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作用,打造成辐射渝东南、武陵山区的一个培训平台。同时,发挥高校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作用,加强与高校合作,把创业培训模式延伸到基地,使大学的教学资源更多的辐射到贫困山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