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向“工业4.0”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发展职业教育,德国毫无疑问是学习的样板。除了中国,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对德国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羡慕不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的职业教育就此高枕无忧。
前天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中德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多位德方学者提及,追求高学历的“世界病”也在侵染着德国的年轻人:一头是人口总量下降、老龄化严重,另一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乐于上大学而非当“现代学徒”,专业技能人员的缺口已经出现。应对职业教育正在遇到的“天花板”,德国人正在打一张新牌:让传统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攀高”,满足更多年轻人的期待。
德国职业教育也在和“学术化幻想”斗争
德国实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备受推崇,与一张“成绩单”密切相关:国际金融危机后,当希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不得不为高达两位数的失业率苦苦斗争、受困于大量年轻人找不到“饭碗”时,德国失业率却极低,年轻人失业率仅3.3%。
所谓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核心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到企业当学徒、接受实际操作训练。这种制度不仅为德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也有力维护了经济和社会稳定。
有意思的是,曾经尝过职业教育甜头的德国人,现在也遇到新问题了。受邀参加研讨会的德国《时代》周报记者托马斯·凯尔斯坦介绍,2013年,德国选择大学学习的人数第一次超过选择职业培训的人数。这显然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转折,随着德国青年人口的减少,一种新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以前德国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僧多粥少”,无法满足所有申请者的需求;而从前年开始,不少企业抱怨找不到适合的学徒岗位申请者。不仅如此,曾经坐等学徒的企业,如今要开出优惠条件主动招揽学徒,比如支付驾照费用或者采取其他奖励措施等。
如今,更多的德国年轻人也像中国学生一样,追求更高的学历文凭,认为高学历才是未来美好职业的保障。可托马斯·凯尔斯坦引用一位德国学者的话说,这是一种“学术化幻想”。不管是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很多事实都证明,盲目崇拜学历,再碰上大学教育脱离社会用人需求,结果往往是徒增就业压力。
破题之举:双轨制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延伸
在德国的教育界和企业界,一些带有预警性质的调研数据已经开始发布,呼吁年轻人对职业发展做出理性规划。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工商代表大会主席彼得·库利兹介绍,有调研表明,到2025年,德国的很多企业会面临缺少四成专业技术人员的困境,技术工种、卫生护理、餐饮业以及宾馆业的从业人员缺口尤其大;还有一个调查数据是,到2020年,德国境内专业技工的缺口可能在130万人,而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高学历人才缺口则为7万人。“德国全境及其卓有成效、富含创意的西南地区作为诸多隐形冠军公司的聚集地,并不缺少高学历人才,相反,他们遇到的难题是亟需双轨制培训出专业人才。”
在德国前教育和研究部部长沙万看来,年轻人追逐高学历,根源是对于“精英”的误解。“很多孩子认为,接受大学教育才能成为精英,可千万别忘了,企业界也是精英出没之所,他们不仅掌握知识,还有动手技能、熟悉工作环境,比学术型的人才更有机会在企业里占据好的岗位。”洞察到年轻人对于大学学历的追求,又要延续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德国如何破题?库利兹介绍,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眼下正在向高等教育延伸,也就是说,从传统的中职阶段向高职和本科教育拓展。
德国洪堡大学教授、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前秘书长埃里希·蒂斯说,德国已有这样一批职业学院,即从文理中学毕业的年轻人可去那儿读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一年半在企业实习,一年半在学院上课;企业提供培训岗位,甄选年轻人并提供培训津贴。此外,学生也可以到双轨制高校(相当于国内的应用型本科)学习。在巴登-符腾堡州,目前约有3万名学生就在这种模式下学习,毕业之前就找到了工作。
中国更加需要掌握技能的专业工人
虽然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取得过的成功令人艳羡,但在前天的研讨会上,中德双方专家在交流过程中达成共识:德国经验固然有参考价值,但盲目照搬可不合适。
实施双轨制职业教育,中德有“水土”差异。库利兹试图从一个细节来说明。“对德国经济做出80%贡献的是中小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掌门人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后代接手企业,把技艺或生意一代代传下去,对产业工人的储备和培训自在计划之中。”与之相反,中国的经济崛起也迅速让一大批中小企业步入发展期。“企业主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觉:他们对企业如何融资、如何上市更有兴趣,而不是考虑传承。”他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师苗晓丹认为,要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积极投入职业教育、面向年轻人提供培训岗位,若是像德国那样依托行业协会、区域商会作为牵头单位,从操作层面看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中国需要结合国情,探索“接地气”的改革路径。
按库利兹的看法,中国的教改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思维”显然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大家更关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而职业教育培训却乏人问津。“中国经济在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行业分工正在细化。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经过培训、掌握技能的专业工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