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三板斧”破留守儿童困局

首页 > 

地方

 > 湖北

 > 湖北孝感“三板斧”破...

湖北孝感“三板斧”破留守儿童困局

   今年中考,湖北省孝感市很多地方初中涌出“黑马”:过云梦一中分数线的91名学生中27人为留守儿童;田店中学55名留守学生参加中考,21人考上应城市一中,且留守学生李章龙夺得状元;小河中学18名留守学生考上湖北省、武汉市和孝感市的重点高中。

    近日,记者在孝感采访,也时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里的留守孩子成绩好,会待人接物等。不少地方的留守儿童出现学习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人数占在校生总数15.78%的孝感为何没有陷入困局?

    “一揽子”工程聚集社会关爱合力

    孝感市教育局局长季云堂的办公桌上有一份特别的红头文件:孝感市委2015年的2号文件《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指导意见》。

    留守儿童工作在这里为何会受到如此“厚待”?季云堂清楚地记得,去年年底,孝感市委专门就留守儿童问题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教育、卫生、公安、关工委等13个市直部门和各县主要领导全部参会。市委书记陶宏的话掷地有声,“留守儿童工作将被纳入各市县乡镇党政一把手考核范围”,关爱留守儿童工程成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比肩的“准一号工程”。

    在许多地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大多是教育部门“一肩挑”,其他力量很少介入。湖北大学教授叶显发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十余年,他发现“一肩挑”的后果是:人力、财力、物力都超出了教育部门的可控范围,地方教育局根本无法支撑。他认为,孝感市“多部门联合行动”找到了破解留守儿童困局的密码。

    果然,文件出台后半年内,当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得到火箭式推进:全市中小学图书室、心理室、活动室、亲情电话视频室、运动场等“四室一场”建设竣工;建起并投入使用村、社区留守儿童之家652个,在建230个;孝感市团委帮助建立希望家园265个;市文明办建立乡村少年宫学校32所;市财政局安排281万元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获得社会捐助865万元;解决贫困生资助和女童关爱等实际问题50多个,矫正儿童心理问题3万多人次。

    这些数据让留守儿童工程成了孝感的一张“名片”,来访者想一探究竟,季云堂的答案很简单:“关键是市里发文将教育局可望而不可及的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

    校内校外全方位填补监护真空

    近日,记者在孝感市孝昌县小河中学三楼的“儿童之家”参观了藏书4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满满三大间的图书让记者对这所乡镇学校刮目相看。校长王黎明介绍说,学校早就建有图书阅览室、益智坊、书法棋类室,去年年底开展“四室一场”工程后,又新设了心理咨询室,完善了视频室。

    午休前,801班学生李文琪来到书法棋类室打了一套拳。她告诉记者,课余时间来“儿童之家”打拳和做作业是她的习惯;每周三李文琪会在视频室与父母聊天一小时;周末一般到村里的“留守之家”度过。初中已过了一年,李文琪并没觉得很孤单。

    记者来到偏远的小河村“留守之家”。这是一幢5层的楼房,其中4层用来供附近两个村的留守孩子使用。房子建在几条公路汇合的高处,四周虽有树林、山丘,但周围均有人家,在楼顶可以望见方圆两公里内的情形。显然,这里的选址将孩子们往返的安全考虑了在内。副镇长金鹏程介绍说,小河“留守之家”投入10万元,不仅延伸了学校的“四室一场”,还另建有沙龙室。

    孝感还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渗透到村和社区,每个村级行政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建有留守儿童关爱基地,基地全年开放,配备专职人员监管,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员可随时到基地学习、阅读、玩耍、运动。

    留守孩子多生活在河边、村庄、山区,难以触摸到他们的生活轨迹。为此,孝感为留守孩子建立了完整的个人信息台账,做到有的放矢。

    在小河中学档案室,几千本2004年以来的留守儿童个人信息档案和关爱过程管理档案摆满了6桌,哪个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哪个孩子家里没人看管,什么时候看过病,均记录得清清楚楚。

    基于台账,教育局建立了代理家长帮扶机制。全市教师及部分社会爱心人士,每人认领1—4名留守儿童作为关爱对象,73223名留守儿童全部拥有“代理家长”。

    孝感河道密布,当地政府和教育局在每条河道安排专人值班,责任人每天早上5点30到岗,等学生上课后再离开,下午送学生放学回家后再回家,暑假则夜里通宵巡逻。寒暑假和周末,全市331辆宣传专车下到村里广播防水、防雨雪的通知,各村、社区干部配合巡逻。

    通过校内校外的层层渗透,孝感市全方位填补了监护“真空”。近两年,孝感市中小学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引导家长回流,源头上解决亲情饥渴

    大悟县的赵先生今年转让了北京的工厂,回到孝感另开了一家公司。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赵先生看到了一条新闻。

    2015年2月,是外出人员春节回家团聚的时间。孝感市委书记和市长联名在当地媒体号召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工作,并提供一系列优待条件,其中第一条就是安排孩子入学。

    赵先生打听后得知,孩子秋季可以上孝感市玉泉小学新校区,他自认这比他在北京给孩子找的学校强多了,决定带领家人回乡创业。

    据有伴网调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64.8%的留守儿童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

    孝感市的一些教师也有类似的感慨:“留守儿童缺的不是吃穿,而是心灵抚慰。”

    为此,去年底,孝感市在全市进行家访,对无人监护和监护人无能力监护的留守儿童进行汇总,安排专人约谈家长回乡监护。市政府专门在下辖的7个县市建立企业,落实回乡的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

    今年春秋两季,孝感市183家企业安排了2万多名家长的工作,城区学校接收了11265名随迁子女入学,其中有3000名学生是跟随家长回流到当地就读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